针芥之合
【拼音】:zhēn jiè zhī hé
【注音】:ㄓㄣㄐ一ㄝˋㄓㄏㄜˊ
【词性】:成语。
【繁体】:針芥之合
词语解释1.亦作'针芥之合'。2.《三国志.吴志.虞翻传》'虞翻字仲翔﹐会稽余姚人也'裴松之注引三国吴韦昭《吴书》﹕'虎魄不取腐芥﹐磁石不受曲针。'磁石引针﹐琥珀拾芥﹐因以'针芥之合'谓相投契。针芥之合[zhēnjièzhīhé]⒈同“针芥相投”。
基础解释同“针芥相投”。磁石引针,琥珀拾芥,因以“针芥相投”谓相投契。
引证解释⒈同“针芥相投”。引清方文《赠孟六玕明府》诗:“近前一语忽大笑,针芥之合良非轻。”⒈同“针芥相投”。引清方文《赠孟六玕明府》诗:“近前一语忽大笑,针芥之合良非轻。”成语解释针芥之合
汉语大词典同“针芥相投”。清方文《赠孟六玕明府》诗:“近前一语忽大笑,针芥之合良非轻。”
出处清·方文《赠孟六玕明序》诗:“近前一语忽大笑,针芥之合良非轻。”
其他释义磁石引针,琥珀拾芥。指相互投契。
读音:zhēn
[zhēn]
(1)(名)(~儿)缝衣物引线用的一种细长的工具。
(2)(名)细长像针的东西:松~|指南~|分~|秒~。
(3)(名)针剂:预防~|打~。
(4)(名)中医用特制的金属针按一定的穴位刺入体内医治疾病:~灸。
读音:jiè
[jiè]
1. 〔芥菜〕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种子黄色,味辛辣,磨成粉末,称“芥末”,作调味品。按用途分为叶用芥菜(如“雪里蕻”);茎用芥菜(如“榨菜”);根用芥菜(如“大头菜”)。
2. 小草,喻轻微纤细的事物:草芥。纤芥。芥舟。
读音:zhī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读音:hé,gě
[hé]
[ hé ]1. 闭,对拢:合眼。合抱。珠连璧合。貌合神离。
2. 聚集:合力。合办。合股。合资。
3. 不违背,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相应或相符:合格。合法。情投意合。
4. 应该:合该。合当。“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时而作”。
5. 总共,全:合家欢乐。
6. 计,折算:合多少钱。
7.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5”。
[ gě ]1.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一升的十分之一。
2. 旧时量粮食的器具,容量为一合,木或竹制,方形或圆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