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谏
【拼音】:nì jiàn
【结构】:逆(半包围结构)谏(左右结构)
【繁体】:逆諫
词语解释拒谏,不听从谏阻。逆谏[nìjiàn]⒈拒谏,不听从谏阻。
引证解释⒈拒谏,不听从谏阻。引汉刘向《说苑·君道》:“楚庄王见天不见妖,而地不出孽,则祷於山川曰:‘天其忘予歟!’此能求过於天,必不逆諫矣。”
网络解释逆谏逆谏,拼音是nìjiàn,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拒谏,不听从谏阻。
网友释义逆谏,读音为nìjiàn,汉语词语,意思是拒谏,不听从谏阻。
汉语大词典拒谏,不听从谏阻。汉刘向《说苑·君道》:“楚庄王见天不见妖,而地不出孽,则祷于山川曰:‘天其忘予欤!’此能求过于天,必不逆谏矣。”
其他释义1.拒谏,不听从谏阻。
读音:nì
[nì]
(1)(形)方向相反:~风|~流。
(2)(动)抵触;不顺从:忤~。
(3)(名)背叛者:叛~。
(4)(形)背叛者的:~产。
(5)(动)〈书〉迎接:~旅。
(6)事先:~断。
读音:jiàn
[jiàn]
(动)旧时称规劝君主、尊长;使之改正错误:从~如流|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