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盗龙
【拼音】:yīng dào lóng
【结构】:婴(上下结构)盗(上下结构)龙(独体结构)
词语解释婴儿。
基础解释身体上长有绒毛的兽脚类恐龙。
综合释义这种身体上长有绒毛的兽脚类恐龙是1994年由年仅14岁的韦斯·林斯特发现于美国蒙大拿。它的名字来源于意大利语“bambino”一词,意思是婴儿。实际上,它是一种肉食性恐,靠速度和灵活性捕食蛙类和其他小动物。婴盗龙和古老的始祖鸟相似。它像鸟类一样具有叉骨,假如它长长的前肢上有羽毛覆盖,那么它一定能够飞行!
读音:yīng
[yīng]
(1)(名)婴儿;不满一岁的小孩儿:~孩|~疾|妇~|育~。
(2)〈书〉触;缠绕。
读音:dào
[dào]
(1)(动)偷、偷窃:~取。
(2)(名)抢劫财物的人:强~。
读音:lóng
[lóng]
(1)(名)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能兴云降雨。
(2)(名)封建时代作为帝王的象征;也把龙字用在帝王使用的东西上。
(3)(名)生物学上指古代一些巨大的爬行动物;如恐龙、翼手龙等。
(4)(名)(Lónɡ)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