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香
【拼音】:fēng xiāng
【注音】:ㄈㄥㄒ一ㄤ
【结构】:枫(左右结构)香(上下结构)
【简体】:枫香
【繁体】:楓香
词语解释植物名。金缕梅科枫香属,落叶大乔木。叶子是单叶,互生,叶片有三个浅裂,边缘有细锯齿,每到秋末,其树叶会变黄、变红,树姿优美,木材可当建筑和制家具的材料。枫香[fēngxiāng]⒈指枫香树。⒉指枫脂。
引证解释⒈指枫香树。参见“枫香树”。引《尔雅·释木》“枫欇欇”晋郭璞注:“枫树似白杨,叶圆而歧,有脂而香,今之枫香是。”唐杜甫《南池》诗:“独嘆枫香林,春时好颜色。”⒉指枫脂。引《南史·任昉传》:“﹝昉﹞尝欲营佛斋,调枫香二石,始入三斗,便出教长断。”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一·枫香脂》:“枫香、松脂皆可乱乳香,其功虽次於乳香,而亦仿佛不远。”
综合释义植物名,指枫香树,也称为枫树、香枫。《尔雅·释木》“枫欇欇”晋郭璞注:“枫树似白杨,叶圆而歧,有脂而香,今之枫香是。”唐杜甫《南池》诗:“独嘆枫香林,春时好颜色。”参见“枫香树”。也可以指枫脂。《南史·任昉传》:“﹝昉﹞尝欲营佛斋,调枫香二石,始入三斗,便出教长断。”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一·枫香脂》:“枫香、松脂皆可乱乳香,其功虽次於乳香,而亦仿佛不远。”
汉语大词典(1).指枫香树。《尔雅·释木》“枫欇欇”晋郭璞注:“枫树似白杨,叶圆而歧,有脂而香,今之枫香是。”唐杜甫《南池》诗:“独叹枫香林,春时好颜色。”参见“枫香树”。(2).指枫脂。《南史·任昉传》:“﹝昉﹞尝欲营佛斋,调枫香二石,始入三斗,便出教长断。”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一·枫香脂》:“枫香、松脂皆可乱乳香,其功虽次于乳香,而亦仿佛不远。”《汉语大词典》:枫香树(枫香树) 拼音:fēngxiāngshù落叶大乔木。通称枫树。叶互生,通常三裂,边缘有细锯齿。花单性,雌雄同株。复合蒴果圆球形,种子上部有翅。树脂、根、叶、果均入药。木材轻软、细致,但易裂、不耐朽,可作箱板。秋叶艳红,可供观赏。因有脂而香,故称。晋嵇含《南方草木状·枫香》:“枫香树似白杨,叶圆而歧分,有脂而香。”《山海经·大荒南经》“有木生山上,名曰枫木”晋郭璞注:“即今枫香树。”
国语辞典枫香[fēngxiāng]⒈植物名。金缕梅科枫香属,落叶大乔木。叶子是单叶,互生,叶片有三个浅裂,边缘有细锯齿,每到秋末,其树叶会变黄、变红,树姿优美,木材可当建筑和制家具的材料。
辞典修订版植物名。金缕梅科枫香属,落叶大乔木。叶子是单叶,互生,叶片有三个浅裂,边缘有细锯齿,每到秋末,其树叶会变黄、变红,树姿优美,木材可当建筑和制家具的材料。也称为「枫树」、「香枫」。
其他释义1.指枫香树。2.指枫脂。
1.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东亚北美间断分布类群,如金缕梅属、枫香属、楤木属等的分子系统学研究的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并取得了重要成果。
2.枫香属和鹅掌楸属中美种间的同工酶论证。
3.这样,游客、市民可以东起虎山仙人谷,一路漫步,途经苦槠林、游龙潭、枫香林、休闲竹径,西至龙山香樟林荫。
4.枫香分别与杉木、马尾松混交后土壤总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得到提高,并由此而改善了混交林土壤的渗透性能。
5.由于这里生长的多是枫香树,一般要落霜后才会红。
6.山道边随处依然苍翠的五节芒,偶有野生枫香树与花期已过的紫薇花点缀山坡。
7.绘制蜡染图一般用的是铁硬的“蜡刀”,而枫香染用的是柔软的毛笔,枫香染是全手工活,就是一个技艺成熟的人,做一件枫香染,也需要十天。
8.一说,湖边有座红枫岭,岭上种着众多枫香树,深秋时节,枫叶似火。
9.发现北美枫香与枫香之间有较近的亲缘关系,遗传上表现出相当程度的一致性,而苏合香与枫香之间的亲缘关系却较远。
10.伯克没有预订酒店客房,而采取“游击战术”,在“枫香树”网站发帖求租,希望找到一间舒适的私人公寓。
读音:fēng
[fēng]
(名)也叫枫香;落叶乔木;春季开花。叶子掌状三裂。秋季变红色。
读音:xiāng
[xiāng]
(1)(名)谷物的芳香。
(2)(形)气味好闻:~草|~料。
(3)(形)食物味道好:饭做得很~。
(4)(形)吃东西胃口好:饭吃得~。
(5)(形)睡得塌实:睡得正~呢。
(6)(形)受欢迎;被看重:吃~|这种化肥在农村很吃~。
(7)(名)香料:檀~|沉~。
(8)(名)用木屑掺香料做成的细条;燃烧时发出好闻的香味;在祭祀祖先或神佛时常用;有的加上药物;可以熏蚊子:烧~|蚊~|一炷~。
(9)(动)〈方〉亲吻:~面孔。
(10)(xiānɡ)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