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名并价
【拼音】:qí míng bìng jià
【注音】:ㄑ一ˊㄇ一ㄥˊㄅ一ㄥˋㄐ一ㄚˋ
【词性】:成语。
【繁体】:齊名並價
词语解释有同等的名望和身价。齐名并价[qímíngbìngjià]⒈有同等的名望和身价。
引证解释⒈有同等的名望和身价。引明李东阳《怀麓堂诗话》:“太白天才絶出,真所谓‘秋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前代传子美‘桃花细逐杨花落’,手稿有改定字。而二公齐名并价,莫可轩輊。”
网友释义有同等的名望和身价。【出处】明·李东阳《怀麓堂诗话》:“太白天才绝出,真所谓‘秋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前代传子美‘桃花细逐杨花落’,手稿有改定字。而二公齐名并价,莫可轩轾。”
汉语大词典有同等的名望和身价。明李东阳《怀麓堂诗话》:“太白天才绝出,真所谓‘秋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前代传子美‘桃花细逐杨花落’,手稿有改定字。而二公齐名并价,莫可轩轾。”
国语辞典声名相等,价值相当。齐名并价[qímíngbìngjià]⒈声名相等,价值相当。引明·李东阳《麓堂诗话》:「而二公齐名并价,莫可轩轾。」成语解释齐名并价
读音:qí
[qí]
1. 东西的一头平或排成一条直线:齐整。参差不齐。
2. 达到,跟什么一般平:见贤思齐。河水齐腰深。
3. 同时;同样;一起:齐名。齐声。齐心协力。一齐前进。
4. 全;完全:齐全。人到齐了。
5.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疆域在今山东省北部、东部和河北省的东南部。
6. 中国朝代名:南朝齐。北朝齐。
读音:míng
[míng]
1.人或事物的称谓:名字。名氏。名姓。名义。名分(fèn )。名堂。名落孙山。名存实亡。
2.起名字:“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3.做某事时用来作依据的称号:这些人以“办学”为名,行骗钱之实。
4.叫出,说出:不可名状。
5.声誉:名誉。名声。名优(a.出名的,优良的;b.名伶)。名噪一时。名过其实。
6.有声誉的,大家都知道的:名人。名士。名师。名将(jiàng )。名医。名著。名流。名言。名胜。名剧。
7.占有:不名一文。
8.量词,用于人:三名工人。
读音:bìng,bīng
[bìng]
[ bìng ]1. 合在一起:并拢。合并。兼并。
2. 一齐,平排着:并驾齐驱。并重(zhòng )。并行(xíng )。
3. 连词,表平列或进一层:并且。
4. 用在否定词前,加强否定的语气,表不像预料的那样:并不容易。
[ bīng ]1. 中国山西省太原市的别称。
读音:jià,jiè,jie
[jià]
[ jià ]1. 商品所值的钱数:价钱。价格。涨价。调价。待价而沽。
2. 商品之间相互比较和交换的基础:价值。代价。
3. 化学名词:“原子价”。
[ jiè ]1. 旧时称派遣传递东西或传达事情的人:“走价驰书来诣”。
[ jie ]1. 〈方〉用在否定副词后面加强语气:不价。
2. 副词性词尾:震天价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