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氏
【拼音】:yǔ wén shì
【注音】:ㄩˇㄨㄣˊㄕˋ
【结构】:宇(上下结构)文(独体结构)氏(独体结构)
词语解释鲜卑族的一支。宇文氏[yǔwénshì]⒈鲜卑族的一支。
引证解释⒈鲜卑族的一支。檀石槐时期,鲜卑分东、中、西三部,宇文氏为东部大人。宇文觉曾代西魏建立北周。
综合释义鲜卑族的一支。檀石槐时期,鲜卑分东、中、西三部,宇文氏为东部大人。宇文觉曾代西魏建立北周。鲜卑族的一支。檀石槐时期,鲜卑分东﹑中﹑西三部,宇文氏为东部大人。宇文觉曾代西魏建立北周。
汉语大词典鲜卑族的一支。檀石槐时期,鲜卑分东、中、西三部,宇文氏为东部大人。宇文觉曾代西魏建立北周。
其他释义1.鲜卑族的一支。檀石槐时期,鲜卑分东﹑中﹑西三部,宇文氏为东部大人。宇文觉曾代西魏建立北周。
1.时鲜卑宇文氏、段氏方强,数侵掠廆,廆卑辞厚币以事之。
2.北朝魏扫荡诸国,北用兵于齐,西禅位于周,宇文氏并吞高齐,得国于元氏,失国于杨氏。
3.同时,宇文化及还是杨广的谋主,并且宇文氏还为杨广全力提供钱财,而郭衍则在洪州大修甲仗,阴养土卒,为杨广训练私军死士。
4.虞庆则劝隋主尽灭宇文氏,高颎、杨惠亦依违从之。
5.早就听闻关中在宇文氏治下河清海晏,所以想去长安图个安身之所呢。
6.王定国歌儿曰柔奴,姓宇文氏,眉目娟丽,善应对,家世住京师。定国南迁归,余问柔:"广南风土,应是不好?"柔对曰::"此心安处,便是吾乡。"。苏轼
7.单雄信祖父名登,曾助北周宇文氏统一北方,战功卓著,拜护国将军,守东昌府(今山东聊城);公元579年雄信之父禹袭父职仍守东昌。
8.同时,宇文化及还是杨广的谋主,并且宇文氏还为杨广全力提供钱财,而郭衍则在洪州大修甲仗,阴养土卒,为杨广训练私军死士。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zj-352845/造句网
9.单雄信祖父名登,曾助北周宇文氏统一北方,战功卓著,拜护国将军,守东昌府(今山东聊城);公元579年雄信之父禹袭父职仍守东昌。【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造句】
10.王定国歌儿曰柔奴,姓宇文氏,眉目娟丽,善应对,家世住京师。定国南迁归,余问柔:"广南风土,应是不好?"柔对曰::"此心安处,便是吾乡。"。苏轼【查字典www.chazidian.com/zj-352845/造句】
读音:yǔ
[yǔ]
(1)(名)房檐;泛指房屋:屋~|栋~。
(2)(名)上下四方;所有的空间;世界:~宙|~内。
读音:wén
[wén]
(1)(名)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中~。
(2)(名)文章;作品:美~。
(3)(名)文言:半~半白。
(4)(名)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化|~明|~物。
(5)(名)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
(6)(名)非军事的(跟‘武’相对):~职|~武双全。
(7)(名)古时称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身|~了双颊。
(8)(旧读wèn)掩饰:~过饰非。
(9)(名)关于读书人的:~人。
(10)(名)姓。
(11)(量)一文不值。
(12)(形)柔和;不猛烈:~雅|~火。
(13)(形)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
读音:shì,zhī
[shì]
[ shì ]1. 古代“姓”和“氏”分用。姓是总的,氏是分支,后来姓和氏不分,可以混用。
2. 古代称呼帝王贵族等,后称呼名人、专家:神农氏。太史氏。摄氏表。
[ zhī ]1. 〔阏(yān)氏〕见“阏”。
2. 〔月氏〕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