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徭
【拼音】:dīng yáo
【注音】:ㄉ一ㄥ一ㄠˊ
【结构】:丁(独体结构)徭(左右结构)
【简体】:丁徭
【繁体】:丁徭
词语解释丁徭dīngyáo。(1)丁役。丁徭[dīngyáo]⒈丁役。英corvée;
基础解释服役之壮丁。与丁役同。
引证解释⒈古代成年男子所服的劳役。引《宋史·刑法志二》:“﹝郑从易﹞尝纳官赎父配隶罪,请同举人法,得免丁徭。”清俞正燮《癸巳类稿·地丁原始》:“其孟县等二十州县,丁徭地粮分额徵收。”
综合释义古代成年男子所服的劳役。《宋史·刑法志二》:“﹝郑从易﹞尝纳官赎父配隶罪,请同举人法,得免丁徭。”清俞正燮《癸巳类稿·地丁原始》:“其孟县等二十州县,丁徭地粮分额徵收。”服役之壮丁。与丁役同。《宋史·刑法志》:「王存立言,佑嘉中,同学究出身,为砀山县尉,尝纳言赎父配隶罪,请同举人法,得免丁徭,帝悯之,复赐出身,仍与注官。」;无名氏〈南郊赦文〉:「丁徭若绝其影占组织,又去其纤奇,则农桑无荒,女工斯劝。」
汉语大词典古代成年男子所服的劳役。《宋史·刑法志二》:“﹝郑从易﹞尝纳官赎父配隶罪,请同举人法,得免丁徭。”清俞正燮《癸巳类稿·地丁原始》:“其孟县等二十州县,丁徭地粮分额徵收。”
其他解释服役之壮丁。与丁役同。《宋史·刑法志》:「王存立言,佑嘉中,同学究出身,为砀山县尉,尝纳言赎父配隶罪,请同举人法,得免丁徭,帝悯之,复赐出身,仍与注官。」;无名氏〈南郊赦文〉:「丁徭若绝其影占组织,又去其纤奇,则农桑无荒,女工斯劝。」
其他释义1.古代成年男子所服的劳役。
读音:dīng,zhēng
[dīng]
[ dīng ]1. 天干的第四位,用于作顺序第四的代称:丁是丁,卯是卯。
2. 成年男子。
3. 人口。
4. 从事某种劳动的人:园丁。
[ zhēng ]1. 〔丁丁〕象声词,形容伐木、下棋、弹琴的声音。
读音:yáo
[yáo]
(名)劳役:~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