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案
【拼音】:tuán àn
【注音】:ㄊㄨㄢˊㄢˋ
【结构】:团(全包围结构)案(上下结构)
【简体】:团案
【繁体】:團案
词语解释科举时代县试初试合格者的名单排写成圆圈,以示不分次第,叫团案。复试正式入选的,名单按名次先后排列,叫长案。团案[tuánàn]⒈科举时代县试初试合格者的名单排写成圆圈,以示不分次第,叫团案。复试正式入选的,名单按名次先后排列,叫长案。
引证解释⒈科举时代县试初试合格者的名单排写成圆圈,以示不分次第,叫团案。复试正式入选的,名单按名次先后排列,叫长案。引《儒林外史》第十六回:“匡超人买卷子去应考。考过了,发出团案来,取了。”
网络解释团案考试揭晓,谓之「发案」,每次发案,鸣炮用吹手。发案用圆式,或日圈。取在第五十名以内,为第一圈。圈分内外两层,外层三十名,内层二十名,亦有不分内外,列五十名为一大圈。居外层正中提高一字写者,为第一名,只写坐号,不写姓名,逆时针排写,出50名圈者为出圈或叫出号,第二圈以下仿此。
综合释义科举时代县试初试合格者的名单排写成圆圈,以示不分次第,叫团案。复试正式入选的,名单按名次先后排列,叫长案。《儒林外史》第十六回:“匡超人买卷子去应考。考过了,发出团案来,取了。”旧时县试,初选时合格的名单,入选人的名字不分名次写在一起,称为「团案」。《儒林外史.第一六回》:「考过了,发出团案来,取了;覆试,匡超人又买卷伺候。」
汉语大词典科举时代县试初试合格者的名单排写成圆圈,以示不分次第,叫团案。复试正式入选的,名单按名次先后排列,叫长案。《儒林外史》第十六回:“匡超人买卷子去应考。考过了,发出团案来,取了。”
国语辞典旧时县试,初选时合格的名单,入选人的名字不分名次写在一起,称为「团案」。团案[tuánàn]⒈旧时县试,初选时合格的名单,入选人的名字不分名次写在一起,称为「团案」。引《儒林外史·第一六回》:「考过了,发出团案来,取了;覆试,匡超人又买卷伺候。」
辞典修订版旧时县试,初选时合格的名单,入选人的名字不分名次写在一起,称为「团案」。《儒林外史.第一六回》:「考过了,发出团案来,取了;覆试,匡超人又买卷伺候。」
其他释义1.科举时代县试初试合格者的名单排写成圆圈,以示不分次第,叫团案。复试正式入选的,名单按名次先后排列,叫长案。
1.本文通过对丝宝集团案例分析,论证了一品多牌战略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扬帆反革命集团案被称为共和国历史上第一冤案.
3.1955年“丁陈反党集团案”对于丁玲的迫害影响虽然很大,对其影响更深远的还是1933年那次,刚刚擦干胡也频血迹的丁玲,经历了终其一生苦难的“三年囚居”。
4.本社记者获悉,‘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主犯江青,在保外就医期间于1991年5月14日凌晨,在北京她的居住地自杀身亡。
5.由薄案程序看时代的进步,回忆文革反党集团案。
6.本社记者获悉,‘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主犯江青,在保外就医期间于一九九一年五月十四日凌晨,在北京她的居住地自杀身亡。
7.1980年1月后,任最高检刑事检察厅厅长、江青反革命集团案起诉组组长,最高检副检察长。
8.台湾检调侦办东森集团案,该集团总裁王令麟因有串证及湮灭证据之虞,遭台北地方法院裁定羁押禁见。www.chazidian.com查字典造句
读音:tuán
[tuán]
(1)(形)圆形的:~扇。
(2)(名)(~儿)米或粉做的圆球形食物:糯米~。
(3)(动)把东西揉成球形。
(4)(动)会合在一起:~结。
(5)(名)工作或活动的集体:社~。
(6)(名)军队的编制单位;一般隶属于师;下辖若干营:~长。
(7)(名)青少年的政治性组织;如儿童团、青年团等;在我国特指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8)(量)用于成团的东西:一~麻绳。
读音:àn
[àn]
(1)(名)(~子)狭长桌子或架起来代替桌子用的长木板:~板|~秤。
(2)(名)(~子)案件:~子。
(3)(名)案卷;记录:~卷|病~|档~。
(4)(名)提出计划、办法或其他建议的文件:方~|提~。
(5)(名)同“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