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口而出
【拼音】:chōng kǒu ér chū
【注音】:ㄔㄨㄥㄎㄡˇㄦˊㄔㄨ
【词性】:成语。
【繁体】:衝口而出
词语解释谓不加思索说出口来。冲口而出[chōngkǒuérchū]⒈谓不加思索说出口来。
引证解释⒈谓不加思索说出口来。引宋苏轼《跋欧阳公书》:“此数十纸,皆文忠公衝口而出,纵手而成,初不加意者也。”清阮葵生《茶馀客话》卷一:“﹝高念东﹞生平遇宴饮赋诗,必择坐客一人代书,歌行近体衝口而出,如宿搆,执笔者几腕脱。”朱自清《论老实话》:“生了气或翻了脸,骂起人来,冲口而出,自然也多直言,真话,老实话。”亦省作“衝口”。宋苏轼《重寄》诗:“好诗衝口谁能择,俗子痴人未遣闻。”巴金《秋》四:“‘岂但天空,如果我有翅膀,我连天边也要飞去。’淑华冲口答道。”
综合释义冲口:脱口,一下子说出。形容不加思索地说出来。无如他此时是满怀的遂心快意,满面的吐气扬眉,话挤话不由得~。◎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七回冲口而出[chōngkǒuérchū]谓不加思索说出口来。
汉语大词典谓不加思索说出口来。宋苏轼《跋欧阳公书》:“此数十纸,皆文忠公冲口而出,纵手而成,初不加意者也。”清阮葵生《茶馀客话》卷一:“﹝高念东﹞生平遇宴饮赋诗,必择坐客一人代书,歌行近体冲口而出,如宿搆,执笔者几腕脱。”朱自清《论老实话》:“生了气或翻了脸,骂起人来,冲口而出,自然也多直言,真话,老实话。”亦省作“冲口”。宋苏轼《重寄》:“好诗冲口谁能择,俗子痴人未遣闻。”巴金《秋》四:“‘岂但天空,如果我有翅膀,我连天边也要飞去。’淑华冲口答道。”
国语辞典不经思考,一下子说出来,如:「他说话一向不经大脑,往往冲口而出,因此常得罪人。」也作「冲口而发」。冲口而出[chōngkǒuérchū]⒈不经思考,一下子说出来。也作「冲口而发」。例如:「他说话一向不经大脑,往往冲口而出,因此常得罪人。」成语解释冲口而出
出处宋·苏轼《跋刘景文欧公帖》:“此数十纸;皆文忠公冲口而出;纵手而成;初不加意者也。”
其他释义冲口:脱口,一下子说出。形容不加思索地说出来。
1.奥格尔维突然粗鲁地冲口而出,所有假装的和蔼态度全没有了。
2.他刚才那话是冲口而出,您别往心里去。
3.在大庭广众面前说话时要三思,不要冲口而出。
4.你寂寞吗?几乎要冲口而出的话,又被吞了回来。
5.他说话老是冲口而出,没有一点心计。
6.因此,当我的心情坏透了,那份感觉就会满溢出来,甚至会冲口而出。
7.切勿出言不逊,一旦骄傲的言辞冲口而出,就不易把它们追回。
8.吸血蝠指挥官突然张嘴,一长两短,三声尖锐地厉啸冲口而出,地面上的比蒙部队中,几个联队指挥官一听到这尖锐刺耳地啸声,顿时齐齐高喝“坎帕斯!进攻!!”。
9."啊!那此刻我就要说出我的心事了,"她满脸的怒火冲口而出。
10.爸看到妙处,不禁冲口而出地叫了声好。
读音:chōng,chòng
[chōng]
[ chōng ]1. 用水或酒浇注,水撞击:冲茶。冲剂。冲洗。冲荡。
2. 向上钻,直上:冲腾。冲入云霄。
3. 破解不祥:冲喜。
4. 空虚,谦虚:“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冲挹(yì)。谦冲。
5. 幼小:冲昧。冲弱。冲龄。
6. 方言,山区的平地:韶山冲。
7. 通行的大路,重要的地方:要冲。首当其冲。
8. 不顾一切,一直向前:冲锋。横冲直撞。
9. 猛烈地撞击:冲力。冲突。
10. 收支账目互相抵销:冲账。
11. 情感强烈:冲动。兴(xìng)冲冲。
12. 太阳系中,除水星和金星外,其余的某一个行星进行到与地球、太阳成一条直线而地球正处在这个行星与太阳之间的位置时称“冲”。
[ chòng ]1. 对着,向着:冲着太阳。
2. 凭,根据:冲你这么好学,一定能有成就。
3. 猛烈;强烈:冲劲。这酒真冲。
4. 一种使金属板成形或在金属板上打孔的专用设备称“冲床”。
5. 在冲床上加工金属工件:冲压。
读音:kǒu
[kǒu]
(1)(名)人或动物进饮食的器官;有的也是发声器官的一部分。俗称嘴。
(2)(名)(~儿)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儿|碗~儿。
(3)(名)(~儿)出入通过的地方:出~|入~|门~儿|胡同~儿。
(4)(名)长城的关口;多用做地名;也泛指这些关口:~外|喜峰~|西~羊皮。
(5)(名)(~儿)破裂的地方;大的豁口:伤~|衣服撕了个~儿。
(6)(名)刀、剑、剪刀的刃:刀卷~了。
(7)(名)驴马等的年龄:六岁~|这匹马~还年轻。
(8)(量)表示人或动物的量:一家五~人|三~猪|一~钢刀。
读音:ér
[ér]
1. 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2. 连词(a.表平列,如“多而杂”。b.表相承,如“取而代之”。c.表递进,如“而且”。d.表转折,如“似是而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而不烈”。f.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而谈”。g.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3. 表(从……到……):从上而下。
读音:chū
[chū]
(1)(动)从里面走向外面:~来|~席。
(2)(动)超出。
(3)(动)往外拿:~主意。
(4)(动)出产、产生、发生:~问题。
(5)(动)发出:~汗。
(6)(动)显露:~名。
(7)(动)显得量多:不~数。
(8)(动)支出:~纳。
(9)(名)〈方〉跟“往”连用;表示向外:快往~走。(量)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中的一个独立剧目叫一出:一~戏。(动)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从里往外:跑~大门。(动)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完成。含有从隐蔽到显露或从无到有的意思:做~成绩。(助)用在形容词后;表示超出:快往~走。(量)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中的一个独立剧目叫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