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学
【拼音】:yǔ yòng xué
【注音】:ㄩˇㄩㄥˋㄒㄩㄝˊ
【结构】:语(左右结构)用(独体结构)学(上下结构)
【繁体】:語用學
词语解释语用学yǔyòngxué。(1)符号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符号或语言词句与其使用之间的关系。语用学[yǔyòngxué]⒈符号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符号或语言词句与其使用之间的关系。英pragmatics;
基础解释语用学是指现代数理逻辑符号学分支之一。关于符号或语言符号(语词、句子等表达式)与其解释者关系的学科。美国莫里斯在提出语形学、语义学和语用学的区分时,认为语用学是对指号和解释者的关系的研究,即研究指号在它出现于其中的行为范围内的起源、用法和效果。
引证解释⒈研究在一定的上下文里语言的使用,包括所产生的字面意义和蕴涵意义,以及可能产生的效果的学科。引陈原《社会语言学》4.2:“至于有效性的问题,则是语用学的问题。”
网络解释语用学语用学是指号学分支之一。关于符号或语言符号(语词、句子等表达式)与其解释者关系的学科。美国莫里斯在提出语形学、语义学和语用学的区分时,认为语用学是对指号和解释者的关系的研究,即研究指号在它出现于其中的行为范围内的起源、用法和效果。卡尔纳普认为,如果一种研究明确地涉及说话者或语言作用者,我们便把这种研究归诸于语用学的领域。20世纪60年代以来,语用学得到迅速发展。
网友释义语用学是语言学各分支中一个以语言意义为研究对象的新兴学科领域,在众多的语用学定义中,有两个概念是十分基本的,一个是意义,另一个是语境,是专门研究语言的理解和使用的学问,它研究在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话语,研究如何通过语境来理解和使用。
汉语大词典研究在一定的上下文里语言的使用,包括所产生的字面意义和蕴涵意义,以及可能产生的效果的学科。陈原《社会语言学》4.2:“至于有效性的问题,则是语用学的问题。”
法语pragmatique
其他释义1.研究在一定的上下文里语言的使用﹐包括所产生的字面意义和蕴涵意义﹐以及可能产生的效果的学科。
1.英语条件式在传统语法里是从真实值和逻辑的角度去分类研究的,在语用学里则是从言语行为、言语元表征的角度来加以研究。
2.本文首先从语用学角度分析了汉语招呼语这一言语现象,概括出汉语的四种招呼语类型:称呼式、问候式、即景式、调侃式等。
3.首先从语用学角度分析了汉语招呼语这一言语现象,概括出汉语的四种招呼语类型:称呼式、问候式、即景式、调侃式等。
4.李长庚认真钻研了许慎、徐锴、顾炎武、朱骏声等人的文字、音韵、训古专著,结合语用学和语义学的观点,全方位地对现代汉字进行了分析研究。
5.本文从语用学角度,通过分析铰链,双重语境和触机来论证正是在这三要素的相互作用下,才得以形成双关。
6.基于认知语用学理论,可以构拟一个存在于认知中并投射到语篇上去的连贯模型。
7.我们将引入各种不同的语用学原则和理论作为我们的研究基础,讨论语言策略和非语言策略在南博会商务谈判中的应用。这一部分分为四个章节。
8.语用学中的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并非只在口语交际中适用,同样也适用于书面交流。
9.本文的研究为词汇学、社会语言学、语用学等领域提供基础性研究的资源,为人们对配偶称谓语的得体使用、跨语言翻译、对外汉语教学等提供参考与帮助。
10.本文运用定性研究的方法,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学生手册教师评语中的批评言语行为、策略及效用。
读音:yǔ,yù
[yǔ]
[ yǔ ]1. 话:语言。汉语。英语。语录。语汇。语重心长。
2. 指“谚语”或“古语”:语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3. 代替语言的动作:手语。旗语。
4. 说:细语。低语。
[ yù ]1. 告诉:不以语人。
读音:yòng
[yòng]
(1)(动)使用
(2)(动)费用:~项|家~。
(3)(动)用处:功~|有~|作~|物尽其~。
(4)(动)需要(多用于否定):不~开灯|您不~操心。
(5)(动)吃、喝(敬辞):~饭|~茶。
(6)(动)〈书〉(连)因此;因为(多用于书信):~特函达。
(7)(动)(介)拿(表示凭借的工具、方式或者手段等):~钥匙开锁。
读音:xué
[xué]
(1)(动)学习:~书法。
(2)(动)模仿:鹦鹉~舌|~得很像。
(3)(名)学问:博~|才疏~浅|治~。
(4)(名)指学科:化~|数~|新~。
(5)(名)学校: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