啮镞法
【拼音】:niè zú fǎ
【注音】:ㄋ一ㄝˋㄗㄨˊㄈㄚˇ
【结构】:啮(左右结构)镞(左中右结构)法(左右结构)
【繁体】:嚙鏃法
词语解释古代传说善射者以口接箭防身的技艺。啮镞法[nièzúfǎ]⒈古代传说善射者以口接箭防身的技艺。
引证解释⒈古代传说善射者以口接箭防身的技艺。《太平御览》卷三五〇引《列子》:“飞卫学射於甘蝇,诸法并善,唯嚙法不教。都没有知道么?这怎么行。你闹这些小玩艺儿是不行的。’”引卫密将矢以射蝇,蝇囓得鏃矢射卫,卫遶树而走,矢亦遶树而射。”鲁迅《故事新编·奔月》:“对面是弓如满月,箭似流星,飕的一声,径向羿的咽喉飞过来……他吐出箭,笑着说:‘难道连我的“啮镞法”
网络解释啮镞法隋末有督君谟善射。闭目而射,应口而中,云志其目则中目,志其口则中口。有王灵智者学射于君谟,以为曲尽其妙,欲射杀君谟,独擅其美。君谟执一短刀,箭来辄截之。惟有一矢,君谟张口承之,遂啮其镝笑曰:“学射三年,未教汝啮镞法。
综合释义古代传说善射者以口接箭防身的技艺。《太平御览》卷三五○引《列子》:“飞卫学射於甘蝇,诸法并善,唯嚙法不教。卫密将矢以射蝇,蝇囓得鏃矢射卫,卫遶树而走,矢亦遶树而射。”鲁迅《故事新编·奔月》:“对面是弓如满月,箭似流星,飕的一声,径向羿的咽喉飞过来……他吐出箭,笑着说:‘难道连我的“啮镞法”都没有知道么?这怎么行。你闹这些小玩艺儿是不行的。’”
汉语大词典古代传说善射者以口接箭防身的技艺。《太平御览》卷三五○引《列子》:“飞卫学射于甘蝇,诸法并善,唯啮法不教。卫密将矢以射蝇,蝇齧得镞矢射卫,卫绕树而走,矢亦绕树而射。”鲁迅《故事新编·奔月》:“对面是弓如满月,箭似流星,飕的一声,径向羿的咽喉飞过来……他吐出箭,笑着说:‘难道连我的“啮镞法”都没有知道么?这怎么行。你闹这些小玩艺儿是不行的。’”
其他释义1.古代传说善射者以口接箭防身的技艺。
读音:niè
[niè]
(动)〈书〉(鼠、兔等动物)用牙啃或咬:虫咬鼠~。
读音:zú
[zú]
(名)〈书〉箭头:~矢|矢~|箭~。
读音:fǎ
[fǎ]
(1)(名)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强制遵守的法律、指令、条例等行为规则的总称:宪~。
(2)(名)方法、方式:写~。
(3)(名)标准样子;可以模仿的:取~。
(4)(名)佛教的教义;也泛指佛教和道教的:~术。
(5)姓。
(6)(动)效法:~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