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等
【拼音】:rù děng
【注音】:ㄖㄨˋㄉㄥˇ
【结构】:入(独体结构)等(上下结构)
词语解释唐代选官,考试书判合格者,称为'入等'。
基础解释唐代选官,考试书判合格者,称为/'入等/'。
引证解释⒈唐代选官,考试书判合格者,称为“入等”。引唐韩愈《殿中侍御史李君墓志铭》:“﹝李君﹞进士及第,试书判入等,补秘书正字。”《新唐书·选举志下》:“凡试判登科谓之‘入等’,甚拙者谓之‘蓝缕’。”宋洪迈《容斋随笔·唐书判》:“唐銓选举之法有四……凡试判登科谓之入等。”
网络解释入等唐代选官,考试书判合格者,称为“入等”。
综合释义唐代选官,考试书判合格者,称为“入等”。唐韩愈《殿中侍御史李君墓志铭》:“﹝李君﹞进士及第,试书判入等,补秘书正字。”《新唐书·选举志下》:“凡试判登科谓之‘入等’,甚拙者谓之‘蓝缕’。”宋洪迈《容斋随笔·唐书判》:“唐銓选举之法有四……凡试判登科谓之入等。”
网友释义江淮安驰是是安徽江淮汽车集团公司于2009年创立的全新汽车品牌,公司目前占地面积260亩,建筑面积7.26万平方米。拥有包括焊装、涂装、总装三大工艺流水线,共有SUV/皮卡、微货和微轿电动车三大平台四大系列产品。
汉语大词典唐代选官,考试书判合格者,称为“入等”。唐韩愈《殿中侍御史李君墓志铭》:“﹝李君﹞进士及第,试书判入等,补秘书正字。”《新唐书·选举志下》:“凡试判登科谓之‘入等’,甚拙者谓之‘蓝缕’。”宋洪迈《容斋随笔·唐书判》:“唐铨选举之法有四……凡试判登科谓之入等。”
其他释义1.唐代选官,考试书判合格者,称为'入等'。
1.若不具备足够的财物智商,不了解金钱的运转规律,他们就没有准备好进入等着他们的现实世界,因为在这个世界里会花钱将比会省钱更受到重视。
2.取消“以药补医”,势必牵动补偿机制、支付方式及医务人员收入等多方面改革,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面临机遇与挑战。
3.为了使生活更加快捷、方便,人们渴望通过说话就可以解决一些事务,如语音拨号、语音门禁系统、语音输入等。
4.为保护电子设备不受高功率微波损坏,在矩形波导中嵌入等离子体限幅器。
5.妇女在劳动力参与率、获得信贷的机会、企业家比例、继承权和土地私有权、以及收入等方面,仍然不如男性。
6.教会大分裂及公会议运动造成了属灵收入的锐减,圣俸出缺收入、褫夺收入等被禁止,什一税和协助金很难征得,授职费与年金收入急剧下滑。
7.辞少以两经擢第,判入等,为秘书省校书郎。
8.把不知该怎么处理的剩米饭取出来,加一倍水煮成稠粥,然后加入等量的豆浆继续煮几分钟,就好啦。
9.通过“机埠转制”、人员奖励、政府投入、企业投入等多种措施,使放水员、水利技术员、农技员及广大农户提高了节水灌溉的积极性。
10.最后对压入等截面桩与楔形桩的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读音:rù
[rù]
(1)(动)进来或进去:投~|~冬|由浅~深。
(2)(动)参加到某种组织中:~学|~伍。
(3)(动)收入:岁~|量~为出。
(4)(动)合乎:~时|~情~理。
(5)(名)入声:平上去~。
读音:děng
[děng]
(1)(动)程度或数量上相同:~同。
(2)(动)等候;等待。
(3)(动)等到。
(4)(名)等级:优~。
(5)(名)种、类:这~事。
(6)(助)用在人称代词或指人的名词后面;表示复数:我~。
(7)(助)表示列举未尽:我喜欢吃苹果、香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