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表
【拼音】:wàng biǎo
【注音】:ㄨㄤˋㄅ一ㄠˇ
【结构】:望(上下结构)表(上下结构)
词语解释1.古代祭祀山川时所立的木制标志。2.犹望外。望表[wàngbiǎo]⒈古代祭祀山川时所立的木制标志。⒉犹望外。
基础解释古代祭祀山川时所立的木制标志。犹望外。
引证解释⒈古代祭祀山川时所立的木制标志。引《国语·晋语八》:“昔成王盟诸侯于岐阳,楚为荆蛮,置茆蕝,设望表,与鲜卑守燎,故不与盟。”韦昭注:“望表,谓祭山川,立木以为表,表其位也。”⒉犹望外。引《宋书·后妃传·孝武文穆王皇后》:“伏承詔旨,当以临汝公主降嬪,荣出望表,恩加典外。”宋欧阳修《谢特转吏部侍郎表》:“虽荣踰於望表,亦宠与其忧并。”
网络解释望表【释义】:1.古代祭祀山川时所立的木制标志。2.犹望外。
综合释义古代祭祀山川时所立的木制标志。《国语·晋语八》:“昔成王盟诸侯于岐阳,楚为荆蛮,置茆蕝,设望表,与鲜卑守燎,故不与盟。”韦昭注:“望表,谓祭山川,立木以为表,表其位也。”犹望外。《宋书·后妃传·孝武文穆王皇后》:“伏承詔旨,当以临汝公主降嬪,荣出望表,恩加典外。”宋欧阳修《谢特转吏部侍郎表》:“虽荣踰於望表,亦宠与其忧并。”
网友释义【释义】:1.古代祭祀山川时所立的木制标志。2.犹望外。
汉语大词典(1).古代祭祀山川时所立的木制标志。《国语·晋语八》:“昔成王盟诸侯于岐阳,楚为荆蛮,置茆蕝,设望表,与鲜卑守燎,故不与盟。”韦昭注:“望表,谓祭山川,立木以为表,表其位也。”(2).犹望外。《宋书·后妃传·孝武文穆王皇后》:“伏承诏旨,当以临汝公主降嫔,荣出望表,恩加典外。”宋欧阳修《谢特转吏部侍郎表》:“虽荣踰于望表,亦宠与其忧并。”
1.她父亲死后的第二天,所有的妇女们都准备到她家拜望,表示哀悼和愿意接济的心意,这是我们的习俗。
2.锣鼓声里新人笑,红对联中宾客闹。新郎掀起红盖头,胭脂飞上新娘妆。深情凝望表衷肠,爱情誓词挽情思。携手迈向幸福地,同心步入温柔场。真心祝愿君新婚快乐。
3.而在上市公司年度分配集中期内,此类股票还有望表现出超额收益。
4.最新《爱妻守则》:老婆的话别忤逆,叫咱向东别向西;甜言蜜语要奉献,买衣购物别小气;老婆的身体要注意,嘘寒问暖必要滴;岳父岳母记心底,抽空探望表心意。爱妻日,要爱妻,祝你生活甜蜜蜜!
5.这首《红颜冢》是星术之祖萧康所作,全词记录了作者对亡妻的一次探望,表达了作者对亡妻的思念之情,抒发了作者哀婉凄切却又无可言状的凄楚心情。
6.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7.其次,是来自女权呐喊的目光,跟女性不甘雌伏渴望表现的内在需求有关。
8.德国抗议者说,他们首先希望表达对巴黎罹难者哀吊与缅怀。
9.九九重阳祁平安,登高远望表心愿。期盼亲人都平安,亲朋好友皆吉祥。菊花象征幸福降,茱萸飘香顺风帆。挥手抛洒菊花瓣,祝愿亲朋都如愿。
10.或被髮左袵,奋迅泥滓;或从容傅会,望表知里。
读音:wàng
[wàng]
(1)(动)探望:拜~|看~。
(2)(动)盼望、希望:期~|企~。
(3)(名)名望:声~|威~。
(4)(形)〈书〉怨恨。
(5)(名)(~子)店铺标明属于某种行业的标志:酒~。
(6)(介)对着;朝着:~我点点头|~他笑笑。注意“望前看”、“望东走”等处的“望”多写作“往”。
(7)姓。
(8)(名)农历每月十五日(有时是十六日或十七日);地球上看见圆形的月亮;这种月相叫望;这时的月亮叫望月。
读音:biǎo
[biǎo]
(1)(名)外面;外表:~面|由~及里。
(2)(名)中表(亲戚):~哥|~叔。
(3)(动)把思想感情显示出来;表示:发~|~心意。
(4)(动)俗称用药物把感受的风寒发散出来。
(5)(名)榜样;模范:~率。
(6)(名)古代文体奏章的一种;用于较重大的事件:诸葛亮《出师~》。
(7)(名)用表格形式排列事项的书籍或文件:《史记》十~|统计~。
(8)(名)古代测日影的标杆。参看〔圭表〕。
(9)(名)测量某种量的器具:温度~|电~。(名)计时的器具:温度~|电~。(名)计时的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