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体
【拼音】:bái tǐ
【注音】:ㄅㄞˊㄊ一ˇ
【结构】:白(独体结构)体(左右结构)
【繁体】:白體
1.在正常生长条件下大多数的核蛋白体都进行蛋白质合成。
2.近的工作清楚地表明了核蛋白体包括许多不同的蛋白质。
3.蔡邕,一代大文豪、书法家,首创飞白体字,除此之外,他还是大才女蔡琰的父亲。
4.随着胎龄的增加,微丝束、透明角质颗粒、核蛋白体增加,糖原逐渐减少。
5.从此,这些原始的蛋白体,就在盛满玉液琼浆的海洋里,逐渐向着细胞,向着最初的生命迈进。
6.从此,这些原始的蛋白体,就在盛满琼浆玉液的海洋里,逐渐向着细胞,向着最初的生命迈进。
7.在筛管成熟期间,伴胞的细胞质较浓,内含辜富的核糖核蛋白体、线粒体等细胞器,与筛管相连的细胞壁上具有胞间连丝。
8.如果能契入存在的本心,启发随意光明的妙用,苦行就像握着泥土变成黄金。如果只知道苦行,却不明白体会本心,被怨憎和贪爱所束缚,苦行就像黑暗的夜晚在险峻的路上行走。
9.花后60d时,脂体在蛋白体的表面呈镶嵌状分布。
10.心中的小五用尽全力,将这股悸动不安的气息控制在霍君白体内,高声催促他赶紧破解封印。
读音:bái
[bái]
(1)(形)像霜、雪的颜色:~布|洁~。
(2)(形)清楚;明白;弄明白:真相大~。
(3)(形)没有加上什么东西;空白:~开水。
(4)(形)没有效果;徒然:~费力气。
(5)(形)无代价;无报偿:~吃|~给。
(6)(名)象征反动:~军|~区。
(7)(动)用白眼珠看人;表示轻视或不满:~了他一眼。
(8)姓。
(9)(名)(字音或字形)错误:写~字|把字念~了。
(10)(动)说明;陈述:表~。
(11)(名)戏曲或歌剧中用说话腔调说的语句:道~|对~。
(12)(名)地方话:苏~。
读音:tǐ,tī
[tǐ]
[ tǐ ]1. 人、动物的全身:身体。体重。体温。体质。体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体能。体貌。体魄(体格和精力)。体育。体无完肤。
2. 身体的一部分:四体。五体投地。
3. 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体。主体。群体。
4. 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固体。液体。体积。
5. 文章或书法的样式、风格:体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体(文章的体裁,如“骚体”、“骈体”、“旧体诗”)。字体。
6. 事物的格局、规矩:体系。体制。
7. 亲身经验、领悟:体知(亲自查知)。体味。身体力行(xíng )。
8. 设身处地为人着想:体谅。体贴。体恤。
9. 与“用”相对。“体”与“用”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
[ tī ]1. 〔体己〕①家庭成员个人的私蓄的财物;②亲近的,如“体体话”,亦作“梯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