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枝比翼
【拼音】:lián zhī bǐ yì
【注音】:ㄌ一ㄢˊㄓㄅ一ˇ一ˋ
【词性】:成语。
【简体】:连枝比翼
【繁体】:連枝比翼
词语解释语出唐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后用以比喻男女成双作对,夫妇恩爱。
基础解释语出唐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后用以比喻男女成双作对,夫妇恩爱。
引证解释⒈后用以比喻男女成双作对,夫妇恩爱。引语出唐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明高濂《玉簪记·叱谢》:“他指望连枝比翼,那知急煎煎,镜破簪折!”康有为《大同书》甲部第五章:“其既得联婚,连枝比翼,情意既洽,欢爱无穷。”
综合释义比翼:比翼鸟,即鹣鹣。传此鸟一目一翼,两只必须并列在一起飞。比喻男女成双成对。他指望~,那知急煎煎,镜破簪折。◎明·高濂《玉簪记·叱谢》连枝比翼[liánzhībǐyì]连理枝,比翼鸟。唐.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比喻男女感情深厚,形影不离。明.高濂《玉簪记.第一八出》:「他指望连枝比翼,那知急煎煎镜破簪折!」
汉语大词典语出唐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后用以比喻男女成双作对,夫妇恩爱。明高濂《玉簪记·叱谢》:“他指望连枝比翼,那知急煎煎,镜破簪折!”康有为《大同书》甲部第五章:“其既得联婚,连枝比翼,情意既洽,欢爱无穷。”
国语辞典连理枝,比翼鸟。语本唐.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比喻男女感情深厚,形影不离。明.高濂《玉簪记.第一八出》:「他指望连枝比翼,那知急煎煎镜破簪折!」
成语词典版修订本参考资料:连理枝,比翼鸟。语本唐.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比喻男女感情深厚,形影不离。明.高濂.玉簪记.第十八出:「他指望连枝比翼,那知急煎煎镜破簪折!」
出处唐·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其他释义比翼:比翼鸟,即鹣鹣。传此鸟一目一翼,两只必须并列在一起飞。比喻男女成双成对。
反义词 比翼连枝
1.他指望连枝比翼,那知急煎煎,镜破簪折。◎明·高濂《玉簪记·叱谢》
读音:lián
[lián]
(1)(动)相连;连接。(副)连续;接续;继续(表示前后没有断开)
(2)(动)相连;连接。(介)包括在内
(3)(动)相连;连接。(名)军队的编制单位;由若干排组成。
(4)(动)相连;连接。(Lián)姓。
(5)(介)表示强调某一词组(下文多有‘也;都’等跟它呼应);含有“甚而至于”之意:她臊得~脖子都红了|你怎么~他也不认识。
读音:zhī
[zhī]
1. 由植物主干上分出来的茎条:树枝。枝干(gàn )。竹枝。节外生枝。枝柯。枝节(a.由一件事生发的其他问题;b.细碎的,不重要的)。
2. 量词,指杆形的:一枝铅笔。
3. 古同“支”,支持,分支。
读音:bǐ
[bǐ]
(1)(动)比较;较量:~武|~干劲。
(2)(动)能够相比:坚~金石。
(3)(动)比画:连说带~。
(4)(动)对着;向着:民兵用枪~着特务。
(5)(动)仿照:~着葫芦画瓢(比喻模仿着做事)。
(6)(动)比方;比喻:把帝国主义~作纸老虎。
(7)(动)比较同类数量的倍数关系;其中一数是另一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这里小麦和水稻的产量约为一与四之~。
(8)(动)表示比赛双方得分的对比:甲队以二~一胜乙队。
(9)(介)用来比较性状和程度的差别:他~我强。
(10)(旧读bì)〈书〉(动)紧靠;挨着:~肩|鳞次栉~。
(11)(旧读bì)〈书〉(动)依附;勾结:朋~为奸。
(12)(旧读bì)〈书〉(副)近来:~来。
读音:yì
[yì]
(1)(名)鸟类的飞行器官;上面生有羽毛。通称翅膀:双~|蝉~|羽~|如虎添~。
(2)(名)飞机等飞行工具两侧伸出像鸟翼的部分:机~|~型|尾~。
(3)(名)侧:两~阵地|从左~进攻。
(4)(名)二十八宿之一。
(5)(动)〈书〉帮助;辅佐:~助|扶~。
(6)〈书〉同“翌”。
(7)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