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瘕
【拼音】:zhēng jiǎ
【注音】:ㄓㄥˋㄐ一ㄚˇ
【结构】:症(半包围结构)瘕(左上包围结构)
【繁体】:癥瘕
词语解释癥瘕是属于中医的疾病名称,对应的西医疾病就是子宫肌瘤和卵巢囊肿。症瘕[zhèngjiǎ]⒈腹中结块的病。坚硬不移动,痛有定处为“症”;聚散无常,痛无定处为“瘕”。⒉喻固陋寡闻。
引证解释⒈腹中结块的病。坚硬不移动,痛有定处为“癥”;聚散无常,痛无定处为“瘕”。引晋葛洪《抱朴子·用刑》:“夫癥瘕不除,而不修越人之术者,难图老彭之寿也。”明刘基《听蛙》诗:“乌鳶逐响蛇听音,寧顾入腹生癥瘕。”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果二·山楂》:“﹝实﹞,化饮食,消肉积癥瘕。”《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症瘕积聚痞瘀血血蛊总括》:“癥积不动有定处,瘕聚推移无定形。”注:“癥者,徵也,言有形可徵也;瘕者,假也,言假物成形也。”⒉喻固陋寡闻。引清姚鼐《硕士约过舍久俟不至余将渡江留书与之成六十六韵》:“我观士腹中,一俗乃癥瘕。束书都不观,恣口如闹蛙。”
网络解释症瘕科普中国妇科症瘕为腹中结块的病。坚硬不移动,痛有定处为“症”;聚散无常,痛无定处为“瘕”。其涵盖了各种妇科良性肿瘤,病种较多,是妇科常见病、疑难病症。此病多因脏腑失调、气血阻滞、瘀血内结引起,气聚为瘕,血瘀为症。证候以气滞、血瘀、痰湿、湿热等四型多见。
综合释义腹中结块的病。坚硬不移动,痛有定处为“癥”;聚散无常,痛无定处为“瘕”。晋葛洪《抱朴子·用刑》:“夫癥瘕不除,而不修越人之术者,难图老彭之寿也。”明刘基《听蛙》诗:“乌鳶逐响蛇听音,寧顾入腹生癥瘕。”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果二·山楂》:“﹝实﹞,化饮食,消肉积癥瘕。”《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症瘕积聚痞瘀血血蛊总括》:“癥积不动有定处,瘕聚推移无定形。”注:“癥者,徵也,言有形可徵也;瘕者,假也,言假物成形也。”喻固陋寡闻。清姚鼐《硕士约过舍久俟不至余将渡江留书与之成六十六韵》:“我观士腹中,一俗乃癥瘕。束书都不观,恣口如闹蛙。”
汉语大词典(1).腹中结块的病。坚硬不移动,痛有定处为“症”;聚散无常,痛无定处为“瘕”。晋葛洪《抱朴子·用刑》:“夫症瘕不除,而不修越人之术者,难图老彭之寿也。”明刘基《听蛙》诗:“乌鸢逐响蛇听音,宁顾入腹生症瘕。”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果二·山楂》:“﹝实﹞,化饮食,消肉积症瘕。”《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症瘕积聚痞瘀血血蛊总括》:“症积不动有定处,瘕聚推移无定形。”注:“症者,徵也,言有形可徵也;瘕者,假也,言假物成形也。”(2).喻固陋寡闻。清姚鼐《硕士约过舍久俟不至余将渡江留书与之成六十六韵》:“我观士腹中,一俗乃症瘕。束书都不观,恣口如闹蛙。”
其他释义1.腹中结块的病。坚硬不移动﹐痛有定处为'症';聚散无常﹐痛无定处为'瘕'。2.喻固陋寡闻。
1.食茅屋漏水坠脯肉,成症瘕,生恶疮。
2.介绍了妇科顽固性崩漏、不孕伴症瘕的针药结合治验医案。
3.本发明配方制备方法独特,治疗跌打损伤、风湿骨痛、疔毒恶疮、症瘕痞块、各种神经痛效果显著。
4.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5.海藻软坚散结;昆布消痰软坚、泄热利水、散结抗癌;土虫破瘀血、祛症瘕痞块。
6.可疏通经络,透肌骨,解酒毒,消化瓜果食积,治中风,中气,中恶,痰厥聚症瘕。
7.治吐血,咳血,衄血,便血,血痢,崩漏,症瘕,产后血晕,恶露不下,跌扑瘀血,外伤出血,痈肿疼痛。
读音:zhèng,zhēng
[zhēng]
[ zhèng ]1. 病,病状:病症。症状。症候。不治之症。对症下药。
[ zhēng ]1. 〔症结〕a.腹内结块的病;b.喻问题难解决的关键。
2. (癥)
读音:jiǎ,xiá,xiā
[jiǎ]
[ jiǎ ]1. 妇女肚子里结块的病。
2. 腹中生长寄生虫。
[ xiá ]1. 古同“瑕”,污;缺点:“敢辞亲耻污,唯恐长疵瘕。”
[ xiā ]1. 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