睦邻政策
【拼音】:mù lín zhèng cè
【注音】:ㄇㄨˋㄌ一ㄣˊㄓㄥˋㄘㄜˋ
【繁体】:睦鄰政策
词语解释睦邻政策mùlínzhèngcè。(1)与另一国友好、合作,不干涉其内政的政策。睦邻政策[mùlínzhèngcè]⒈与另一国友好、合作,不干涉其内政的政策。英good-neighborlinesspolicy;
基础解释[good-neighborlinesspolicy]与另一国友好、合作,不干涉其内政的政策
网络解释睦邻政策睦邻政策,是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在1933年提出的。这个政策的实质是在“平等”、“不干涉”等虚伪的幌子下对拉丁美洲进行侵略和控制。当时,美国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亟需向外扩展市埸。而由于前一时期执行“金元外交”和“大棒政策”的结果,美国同拉丁美洲国家间的关系紧张,拉丁美洲人民的反美情绪异常强烈;美国对这些国家的留易额也大幅度下降。
法语politique de bon voisinage
高级汉语词典与另一国友好、合作,不干涉其内政的政策
读音:mù
[mù]
1. 和好,亲近:和睦。睦邻。兄弟不睦。
2. 姓。
读音:lín
[lín]
(1)(名)住处接近的人家:四~|东~|~人|远亲不如近~。
(2)(形)邻接的;邻近的:~国|~县|~家|~座。
读音:zhèng
[zhèng]
1. 治理国家事务:政治。政府。政党。政权。政纲。政策。政令。政绩。政见。政客(为个人或某一集团利益从事政治活动的人)。政局。政变。参政。议政。
2. 国家某一部门主管的业务:财政。邮政。民政。
3. 家庭或集体生活中的事务:家政。
4. 姓。
读音:cè
[cè]
(1)(名)古代写字用的竹片或木片:简~。
(2)(名)古代考试文件;多就政治和经济问题发问;应试者对答:对~|~问。
(3)(名)我国曾经用过的计算工具;跟‘筹’相似。参看‘筹’。
(4)(名)计谋;办法:上~|献~。
(5)(名)姓。
(6)(名)古代赶马用的棍子。
(7)(动)用策赶马:鞭~|~马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