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豆摘瓜
【拼音】:jiān dòu zhāi guā
【注音】:ㄐ一ㄢㄉㄡˋㄓㄞㄍㄨㄚ
【词性】:成语。
词语解释喻亲属相残。煎豆摘瓜[jiāndòuzhāiguā]⒈喻亲属相残。煎豆,语本三国魏曹植《七步诗》:“煮豆燃豆萁……相煎何太急。”摘瓜,语本唐李贤《黄台瓜辞》:“三摘犹自可,摘絶抱蔓归。”
引证解释⒈喻亲属相残。引煎豆,语本三国魏曹植《七步诗》:“煮豆燃豆萁……相煎何太急。”摘瓜,语本唐李贤《黄台瓜辞》:“三摘犹自可,摘絶抱蔓归。”康有为《大同书》甲部第六章:“或兄弟争国,煎豆摘瓜,而建文之仁,金川门改为僧。”⒈喻亲属相残。引煎豆,语本三国魏曹植《七步诗》:“煮豆燃豆萁……相煎何太急。”摘瓜,语本唐李贤《黄台瓜辞》:“三摘犹自可,摘絶抱蔓归。”康有为《大同书》甲部第六章:“或兄弟争国,煎豆摘瓜,而建文之仁,金川门改为僧。”成语解释煎豆摘瓜
综合释义比喻亲属相残。或兄弟争国,~,而建文之仁,金川门改为僧。◎康有为《大同书》甲部第六章煎豆摘瓜[jiāndòuzhāiguā]喻亲属相残。煎豆,语本三国魏曹植《七步诗》/煮豆燃豆萁……相煎何太急。/摘瓜,语本唐李贤《黄台瓜辞》/三摘犹自可,摘絶抱蔓归。/
汉语大词典喻亲属相残。煎豆,语本三国魏曹植《七步诗》:“煮豆燃豆萁……相煎何太急。”摘瓜,语本唐李贤《黄台瓜辞》:“三摘犹自可,摘绝抱蔓归。”康有为《大同书》甲部第六章:“或兄弟争国,煎豆摘瓜,而建文之仁,金川门改为僧。”
出处三国·魏·曹植《七步诗》:“煮豆燃豆萁……相煎何太急。”唐·李贤《黄台瓜辞》:“三摘犹自可,摘绝抱蔓归。”
其他释义比喻亲属相残。
1.或兄弟争国,煎豆摘瓜,而建文之仁,金川门改为僧。◎康有为《大同书》甲部第六章
读音:jiān
[jiān]
(1)(动)烹饪方法;锅里放少量的油;加热后;把食物放进去使表面变成黄色:~鱼|~豆腐。
(2)(动)把东西放在水里煮;使所含的成分进入水中:~茶|~药。
(3)(量)中药煎汁的次数:头~|二~|这病吃一~药就好。
读音:dòu
[dòu]
(1)(名)古代盛食物的器具;有点像带高座的盘。
(2)(名)(名)豆类植物的种子:绿~。
(3)(名)形状像豆的东西:花生~。
读音:zhāi
[zhāi]
(1)(动)用手采下或取下:~梨。
(2)(动)选取:~录。
(3)(动)摘借:寻章~句。
读音:guā
[guā]
1.蔓生植物,属葫芦科,果实可食:西瓜。冬瓜。瓜蒂。瓜分(像切瓜一样分割,如“瓜瓜天下”)。瓜葛。瓜代。瓜李(指嫌疑的境地)。瓜子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