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浑
【拼音】:tǔ hún
【注音】:ㄊㄨˇㄏㄨㄣˊ
【结构】:吐(左右结构)浑(左右结构)
【繁体】:吐渾
词语解释即吐谷浑。吐浑[tǔhún]⒈即吐谷浑。
引证解释⒈即吐谷浑。引唐张说《拨川郡王碑》:“圣历二年,以所统吐浑七千帐归于我。”《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三》:“吐浑,本号吐谷浑,或曰乞伏乾归之苗裔。自后魏以来,名见中国,居於青海之上。当唐至德中,为吐蕃所攻,部族分散,其内附者,唐处之河西。其大姓有慕容、拓拔、赫连等族。”
网络解释吐浑吐浑,汉语词语,读作“”,指吐谷浑。
综合释义即吐谷浑。唐张说《拨川郡王碑》:“圣历二年,以所统吐浑七千帐归于我。”《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三》:“吐浑,本号吐谷浑,或曰乞伏乾归之苗裔。自后魏以来,名见中国,居於青海之上。当唐至德中,为吐蕃所攻,部族分散,其内附者,唐处之河西。其大姓有慕容、拓拔、赫连等族。”
汉语大词典即吐谷浑。唐张说《拨川郡王碑》:“圣历二年,以所统吐浑七千帐归于我。”《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三》:“吐浑,本号吐谷浑,或曰乞伏乾归之苗裔。自后魏以来,名见中国,居于青海之上。当唐至德中,为吐蕃所攻,部族分散,其内附者,唐处之河西。其大姓有慕容、拓拔、赫连等族。”
其他释义1.即吐谷浑。
1.适用于脾胃虚弱型恶阻引起的脘腹胀闷,呕恶不食或食入即吐,浑身无力,倦怠思睡等症。
2.唐肃宗(756—762年)时,吐蕃占据安乐等州,吐谷浑再迁往朔方(内蒙古乌审旗南白城子)和河东(山西省蒲县),部众分散,被称作吐浑、退浑。
3.到拉萨后,我得了高原病,头痛呕吐,浑身无力,连续两天住院吸氧,搞得我难受不已。后来我才知道那儿的氧气只有我们城市的百分之六十。【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
读音:tǔ,tù
[tǔ]
[ tǔ ]1. 使东西从口里出来:吐痰。吞吐。吐刚茹柔(吐出硬的,吃下软的;喻欺软怕硬)。
2. 放出,露出:高粱吐穗。吐故纳新。
3. 说出:吐话。一吐为快。
[ tù ]1. 内脏里的东西从口里涌出:呕吐。上吐下泻。
2. 把吞没的东西退出来:吐还不义之财。
读音:hún
[hún]
1. 水不清,污浊:浑水摸鱼。浑浊。
2. 骂人糊涂,不明事理:浑人。浑话。浑蛋。浑浑噩噩。
3. 全,满:浑身。浑然。
4. 天然的,淳朴的:浑古。浑朴。浑厚。
5. 简直:“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