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态复还
【拼音】:gù tài fù huán
【注音】:ㄍㄨˋ˙ㄊㄞㄈㄨˋㄏㄞˊ
【词性】:成语。
【简体】:故态复还
【繁体】:故態復還
词语解释故态复还gùtàifùhuán。(1)旧日不好的行为举止再次表现出来。
基础解释见/'故态复萌/',故态:老样子。萌:发生。老样子又恢复。形容重犯老毛病。也作“故态复还”。
引证解释⒈见“故态復萌”。
综合释义指旧的习气或毛病等又出现了。同“故态复萌”。故态复还[gùtàifùhuán]唐.刘禹锡〈砥石赋〉:「故态复还,宝心再起。」
汉语大词典见“故态复萌”。《汉语大词典》:故态复萌(故态复萌) 拼音:gùtàifùméng亦作“故态复还”。老样子又逐渐恢复。形容重犯老毛病。唐刘禹锡《砥石赋》:“故态复还,宝心再起。”明梅鼎祚《玉合记·嗣音》:“不欺师父,韩郎遣信到此,不觉故态复萌,情缘难断。”《官场现形记》第十二回:“只等抚台一走,依然是故态复萌。”郑振铎《桂公塘·毁灭》:“马阮心上好不痛快,便又故态复萌,横征暴敛,报复冤仇,享受着这小朝廷的大臣们的最高权威。”
成语词典版01.唐.刘禹锡〈砥石赋〉:「故态复还,宝心再起。」(源)'
出处唐·刘禹锡《砥石赋》:“故态复还,宝心再起。既赋形而终用,一蒙垢焉何耻?”
其他释义指旧的习气或毛病等又出现了。同“故态复萌”。
1.可是一个人的出现,唆掇得他欲罢不能,鬼迷心窍故态复还,“瓦罐不离井口破”。
读音:gù
[gù]
(1)(名)事故:变~。
(2)(名)缘故;原因:无~缺勤|不知何~。
(3)故意;有意:~作镇静|明知~犯。
(4)(连)所以;因此:今日大雨倾盆;~未如期起程。
(5)(形)原来的;从前的;旧的:~址|~乡|黄河~道|依然~我。
(6)(名)朋友;友情:亲~|沾亲带~。
(7)(人)死亡;已经死亡的(人):病~|染病身~|父母早~|~友。
读音:tài
[tài]
(1)(名)形状;状态
(2)(名)一种语法状态:主动~|被动~。
读音:fù
[fù]
(1)(动)重复:~写|~制。
(2)(形)繁复:~姓|~分数|~比例。
(3)(动)转过去或转回来:反~无常|翻来~去|循环往~。
(4)(动)回答;答复:~信|请即电~。也作覆。
(5)(动)恢复:光~|收~|~婚。
(6)(动)报复:~仇。
(7)(副)再;又:旧病~发|死灰~燃|死而~苏|一去不~返。
读音:huán,hái
[huán]
[ huán ]1. 回到原处或恢复原状:还乡。还俗。衣锦还乡。返老还童。
2. 回报别人对自己的行动:还手。还击。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3. 偿付:归还。偿还。还本。原物奉还。
4. 古同“环”,环绕。
5. 姓。
[ hái ]1. 依然,仍然:这本书还没有看完。
2. 更加:今天比昨天还冷。
3. 再,又:锻炼身体,还要注意休息。
4. 尚,勉强过得去:身体还好。
5. 尚且:他还搬不动,何况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