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座
【拼音】:fēn zuò
【注音】:ㄈㄣㄗㄨㄛˋ
【结构】:分(上下结构)座(半包围结构)
【简体】:分座
【繁体】:分座
词语解释1.依次而坐。2.佛教语。谓禅林中首座代住持说法布教者。分座[fēnzuò]⒈依次而坐。⒉佛教语。谓禅林中首座代住持说法布教者。
基础解释依次而坐。佛教语。谓禅林中首座代住持说法布教者。
引证解释⒈依次而坐。引唐温庭筠《感旧陈情五十韵献淮南李仆射》:“满堂开照耀,分座儼嬋娟。”⒉佛教语。谓禅林中首座代住持说法布教者。
网络解释分座分座:分半座令坐之意。分座席之半与他人并坐,表示受者与自己有同等之地位。如杂阿含经卷四十一载,释尊分半座与摩诃迦叶;法华经卷四见宝塔品载,多宝如来分半座与释尊。又于禅林之中,首座代替住持而接化,升座说法,称为分座说法。[敕修百丈清规卷四]
综合释义依次而坐。唐温庭筠《感旧陈情五十韵献淮南李仆射》:“满堂开照耀,分座儼嬋娟。”佛教语。谓禅林中首座代住持说法布教者。分别座次。唐、温庭筠〈感旧陈情五十韵献淮南李仆射〉诗:「舞转回红袖,歌愁敛翠钿。满堂开昭耀,分座俨婵娟。」佛家语。禅林中首座代住持说法布教者,谓之分座,即分座说法也。
汉语大词典(1).依次而坐。唐温庭筠《感旧陈情五十韵献淮南李仆射》:“满堂开照耀,分座俨婵娟。”(2).佛教语。谓禅林中首座代住持说法布教者。
其他解释1.分别座次。唐、温庭筠〈感旧陈情五十韵献淮南李仆射〉诗:「舞转回红袖,歌愁敛翠钿。满堂开昭耀,分座俨婵娟。」
1.两个变形金刚世界的先驱就这样割席分座,继而刀剑相向,同室操戈。
2.两人因性格不和,时常因小事发生争吵,就连吃饭婆媳也割席分座,从不吃一锅饭。
3.孙康映雪读书是挚,管宁割席分座是专,头悬梁、锥刺骨是激,匡衡凿壁偷光是醉,韦编三绝的孔子是勤。
4.入夜时分,座落于洛水北岸的潇湘馆已经是人来人往,项背相望了。
5.割席分座事见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第一》。
6.入夜时分,座落于洛水北岸的潇湘馆已经是人来人往,项背相望了。(www.chazidian.com查字典造句网)
7.主户务必不妨供应分座的数字化给素,并不兵其组分在数字文件洋.
8.两个变形金刚世界的先驱就这样割席分座,继而刀剑相向,同室操戈。https://www。chazidian。com/zj-150863/查字典造句
读音:fēn,fèn
[fēn]
[ fēn ]1. 区划开:分开。划分。分野(划分的范围)。分界。分明。条分缕析。分解。
2. 由整体中取出或产生出一部分:分发。分忧。分心劳神。
3. 由机构内独立出的部分:分会。分行(háng )。
4. 散,离:分裂。分离。分别。分崩离析。分门别类。
5. 辨别:区分。分析。
6. 区划而成的部分:二分之一。
7. 一半:人生百年,昼夜各分。春分。秋分。
[ fèn ]1. 名位、职责、权利的限度:分所当然。身分。分内。恰如其分。安分守己。
2. 构成事物的不同的物质或因素:成分。天分(天资)。情分(情谊)。
3. 料想:“自分已死久矣”。
4. 同“份”,属于一定的阶层、集团或具有某种特征的人:知识分子。
读音:zuò
[zuò]
(1)(名)(~儿)坐位:~次|~位|满~|十个~儿。
(2)(名)(~儿)放在器物底下垫着的东西:茶碗~儿|石碑~儿。
(3)(名)星座:织女~|天琴~。
(4)(量)多用于较大或固定的物体:一~山|一~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