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燥居湿
【拼音】:tuī zào jū shī
【词性】:成语。
【简体】:推燥居湿
【繁体】:推燥居濕
【拼音】:tuī zào jū shī
词语解释把干燥的地方让给幼儿,自己则睡在幼儿便溺后浸湿的地方。形容抚育儿女的辛勤劳苦。推燥居湿[tuīzàojūshī]⒈把干燥处让给幼儿,自己睡在幼儿便溺后的湿处。极言抚育幼儿的辛劳。
引证解释⒈把干燥处让给幼儿,自己睡在幼儿便溺后的湿处。极言抚育幼儿的辛劳。引《孝经援神契》:“母之於子也,鞠养殷勤,推燥居湿,絶少分甘。”《后汉书·独行传·李善》:“亲自哺养,乳为生湩,推燥居湿,备尝艰勤。”《太平御览》卷七三九引晋皇甫谧《自序》:“士安每病,母輒推燥居湿,以复易单。”
网友释义推燥居湿,汉语成语,拼音是tuīzàojūshī,意思是把干的地方让给幼儿,自己睡在湿的地方。形容抚育孩子的辛劳。出自《孝经援神契》。
汉语大词典把干燥处让给幼儿,自己睡在幼儿便溺后的湿处。极言抚育幼儿的辛劳。《孝经援神契》:“母之于子也,鞠养殷勤,推燥居湿,绝少分甘。”《后汉书·独行传·李善》:“亲自哺养,乳为生湩,推燥居湿,备尝艰勤。”《太平御览》卷七三九引晋皇甫谧《自序》:“士安每病,母辄推燥居湿,以复易单。”
国语辞典夜晚小儿尿床,母亲自己睡在湿的地方,把干的地方让给小儿睡。语出《孝经.援神契章》:「母之于子也,鞠养殷勤,推燥居湿,绝少分甘。」比喻抚养幼儿的辛勤劳苦。《后汉书.卷五四.杨震传》:「阿母王圣出自贱微,得遭千载,奉养圣躬,虽有推燥居湿之勤,前后赏惠,过报劳苦。」推燥居湿[tuīzàojūshī]⒈夜晚小儿尿床,母亲自己睡在湿的地方,把干的地方让给小儿睡。语出比喻抚养幼儿的辛勤劳苦。引《孝经·援神契章》:「母之于子也,鞠养殷勤,推燥居湿,绝少分甘。」《后汉书·卷五四·杨震传》:「阿母王圣出自贱微,得遭千载,奉养圣躬,虽有推燥居湿之勤,前后赏惠,过报劳苦。」成语解释推燥居湿
辞典修订版夜晚小儿尿床,母亲自己睡在湿的地方,把乾的地方让给小儿睡。语出《孝经.援神契章》:「母之于子也,鞠养殷勤,推燥居湿,绝少分甘。」比喻抚养幼儿的辛勤劳苦。《后汉书.卷五四.杨震传》:「阿母王圣出自贱微,得遭千载,奉养圣躬,虽有推燥居湿之勤,前后赏惠,过报劳苦。」
成语词典版修订本参考资料:夜晚小儿尿床,母亲自己睡在湿的地方,把乾的地方让给小儿睡。语出孝经˙援神契章:母之于子也,鞠养殷勤,推燥居湿,绝少分甘。比喻抚养幼儿的辛勤劳苦。后汉书˙卷五十四˙杨震传:阿母王圣出自贱微,得遭千载,奉养圣躬,虽有推燥居湿之勤,前后赏惠,过报劳苦。
出处《孝经援神契》:“母之于子也,鞠养殷勤,推燥居湿,绝少分甘也。”
其他释义把干的地方让给幼儿,自己睡在湿的地方。形容抚育孩子的辛劳。
1.哪一个妈妈不是推燥居湿,受尽辛苦,才把孩子拉扯大的呢?
读音:tuī
[tuī]
(1)(动)手推的动作。
(2)(动)(推磨)磨成碾子;碾粮食。
(3)(动)和工具贴着物体的表面向前剪或削:~子。
(4)(动)使事情开展:~动。
(5)(动)根据已知的事实断定其他。从某方面的情况想到其他方面:~导。
(6)(动)让给别人;辞让:~辞。
(7)(动)推委;推托。
(8)(动)推迟。
(9)(动)推崇。推选;推举。
读音:zào
[zào]
1. 干,缺少水分:干燥。燥裂。燥热。枯燥。
读音:jū
[jū]
(1)(动)住:~民|分~。
(2)(名)住的地方;住所:迁~|鲁迅故~。
(3)(动)在(某种位置):~左|~首。
(4)(动)当;任:~功|以专家自~。
(5)(动)积蓄;存:~积|奇货可~。
(6)(动)停留;固定:变动不~|岁月不~。
(7)(名)用作某些商店的名称(多为饭馆):同和~|沙锅~。
(8)(Jū)姓。
读音:shī
[shī]
(形)沾了水的或显出含水分多的:~病|~度|~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