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乖
【拼音】:mài guāi
【注音】:ㄇㄞˋㄍㄨㄞ
【词性】:动词。
【结构】:卖(上下结构)乖(独体结构)
【简体】:卖乖
【繁体】:賣乖
词语解释卖乖màiguāi。(1)卖弄聪明、乖巧。
基础解释(动)卖弄、显示聪明来讨好人:讨好~。
引证解释⒈谓显示乖巧;卖弄聪明。引明李开先《一江风·卧病江皋》曲:“卖乖来,缘木求鱼,打草惊蛇,倒做庄家派。”《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回:“这话要搁在第二个人家儿的同房姊妹也説不得,必弄到这个疑那个取巧,那个疑这个卖乖。”杨朔《麦子黄时》:“她的嘴尽管卖乖,可老给我窝窝头啃。”亦作“卖乖乖”。刘绍棠《山楂村的歌声》:“不能让他得着便宜卖乖乖。”
网络解释卖乖卖乖,指卖弄聪明、乖巧。
国语辞典伪装受委屈,如:「得了便宜还卖乖。」
辞典修订版伪装受委屈,如:「得了便宜还卖乖。」卖弄小聪明,如:「那家伙喜欢卖乖,常自以为了不得。」
辞典简编版卖弄聪明。 【造句】别老是自以为很聪明,到处卖乖。表现出乖巧、受委屈的样子。 【造句】得了便宜还卖乖。
其他释义卖弄聪明以显示乖巧:她的嘴尽管卖乖,可老给我窝窝头啃|得了便宜还卖乖!
反义词 撒气
1.风不清、气不正,讨好卖乖、明哲保身,说话好听有人信、处世圆滑受欢迎,势必会让“老好人”占上风,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逆淘汰。
2.我和我的同事没有想着怎么让客人发言,而是争着提出稀奇古怪的问题,一来是彼此买弄,二来也是在编辑大人面前卖乖。
3.显然,日本保持缄默的唯一原因就是憋屈憋大了,否则这么“意气昂扬”的事件不炒翻天才怪,那么中国先跳出来喊委屈,其实就是在得了便宜又卖乖。
4.混元龙的元神得了便宜卖乖,不仅揭了鸿钧老祖和陆老儿费尽周折赠本尊庄游茶壶仙府和玄甲龙元神的短,还拿他们游戏三界的性子说笑。
5.他反诘责这几十年来,你无偿使用国有土地,甭得了便宜还在这儿卖乖。
6.在她们眼中,那些咋咋呼呼的男生,要么是“得了便宜又卖乖”,要么干脆是“渣男屌丝眼未开”。
7.对上不曲意逢迎,对下不以权谋私,对同级不讨好卖乖。
8.太皇太后笑道“行了,别得了便宜卖乖,你儿子当皇帝,你还不乐意啊,明年他生出来,咱们就改元,你说年号叫什么好?”。
9.他又开始卖乖,说:“难道我留胡子不好看么?”。
10.众人见他因祸得福,得了便宜还卖乖,都气的不得了,可听说让大家选女人时,眼睛又亮了起来,一哄而起,退回去时,玄天的脸都白了。
读音:mài
[mài]
(1)(动)拿东西换钱(跟‘买’相对):把余粮~给国家。
(2)(动)为了自己出卖祖国或亲友:~国|~国求荣。
(3)(动)尽量用出来;不吝惜:~劲儿|~力气。
(4)(动)故意表现在外面;让人看见:~功|~弄。
(5)(量)旧时饭馆中称一个菜为一卖:一~炒腰花。
读音:guāi
[guāi]
(1)(形)不闹;听话:小宝很~;阿姨非常喜欢他。
(2)(形)伶俐;机警:这孩子嘴~|上了一次当;他也学得~多了。
(3)(形)〈书〉违反情理:有~人情。
(4)(形)不正常,指性情、行为:~戾|~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