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事
【拼音】:jìng shì
【注音】:ㄐ一ㄥˋㄕˋ
【结构】:敬(左右结构)事(独体结构)
【简体】:敬事
【繁体】:敬事
词语解释敬慎处事。恭敬奉事。敬事[jìngshì]⒈敬慎处事。恭敬奉事。
引证解释⒈敬慎处事。引《逸周书·谥法》:“敬事供上曰恭。”朱右曾校释:“敬事,不懈于位。”《论语·学而》:“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清朱焘《北窗呓语》:“持躬植品,敬事慎言。”⒉恭敬奉事。引《书·立政》:“以敬事上帝,立民长伯。”汉王粲《出妇赋》:“竦余身兮敬事,理中馈兮恪勤。”晋葛洪《抱朴子·勤求》:“帝王之贵,犹自卑降以敬事之。”
网络解释敬事敬事,拼音jìngshì,汉语词语,是指敬慎处事,出自《逸周书·谥法》。
综合释义敬慎处事。《逸周书·谥法》:“敬事供上曰恭。”朱右曾校释:“敬事,不懈于位。”《论语·学而》:“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清朱焘《北窗呓语》:“持躬植品,敬事慎言。”恭敬奉事。《书·立政》:“以敬事上帝,立民长伯。”汉王粲《出妇赋》:“竦余身兮敬事,理中馈兮恪勤。”晋葛洪《抱朴子·勤求》:“帝王之贵,犹自卑降以敬事之。”敬事[jìngshì]小心处事。《论语.学而》:「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书经.立政》:「敬事上帝,立民长伯。」
网友释义敬事,拼音jìngshì,是指敬慎处事,出自《逸周书·谥法》。
汉语大词典(1).敬慎处事。《逸周书·谥法》:“敬事供上曰恭。”朱右曾校释:“敬事,不懈于位。”《论语·学而》:“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清朱焘《北窗呓语》:“持躬植品,敬事慎言。”(2).恭敬奉事。《书·立政》:“以敬事上帝,立民长伯。”汉王粲《出妇赋》:“竦余身兮敬事,理中馈兮恪勤。”晋葛洪《抱朴子·勤求》:“帝王之贵,犹自卑降以敬事之。”
国语辞典小心处事。《论语.学而》:「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敬事[jìngshì]⒈小心处事。《论语·学而》:「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⒉恭敬侍候。《书经·立政》:「敬事上帝,立民长伯。」
辞典修订版小心处事。《论语.学而》:「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恭敬侍候。《书经.立政》:「敬事上帝,立民长伯。」
其他释义1.敬慎处事。2.恭敬奉事。
1.盖稍不敬事,便不忠信,故教小儿,且先安详恭敬。
2.古之小儿,便能敬事长者,与之提携,则两手奉长者之手,问之,掩口而对。盖稍不敬事,便不忠信,故教小儿,且先安详恭敬。
3.这是有口难言的痛苦,太后只能这样说“既然你来陈设几筵,就由你通知敬事房好了。
4.嫔妃们的每一次侍寝,敬事房总管太监都得记下年月日时,以备日后怀孕时核对验证。
5.嫂谦敬,事母唯谨,事处其劳,抚养俨。
6.刘安语气有些哽咽,李师爷也算得上一个心软的主儿,便不再计较,只是吓了吓刘安,如果一次惹得主子不高兴,就滚回敬事房待着,随后便去安排刘安住处。
7.吉礼讲祭祀,敬事邦国鬼神;凶礼哀忧患,多属丧葬凶荒;宾礼讲会同,多属朝廷过从;军礼讲行师动众,征讨不服;嘉礼为宴饮婚冠,吉庆活动。
8.为了追查盗案,太妃曾叫敬事房都领侍组织九堂总管会审当事的太监,甚至动了刑,但是无论是刑讯还是悬重赏都不发生一点效果,没有人承认。
9.嫔妃们的侍寝房事都归敬事房太监管理、记录。
10.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读音:jìng
[jìng]
(1)(动)尊敬:~重|~爱|~仰|致~|肃然起~。
(2)(动)恭敬:~请指教|~谢不敏。
(3)(动)有礼貌地送上(饮食或物品):~烟|~酒|~茶|~你一杯。
(4)(动)(Jìnɡ)姓。
读音:shì
[shì]
1. 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事情。事件。事业。
2. 变故:事故(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伤等)。事端。
3. 职业:谋事(指找职业)。
4. 关系和责任:你走吧,没你的事了。
5. 办法:光着急也不是事儿,还得另找出路。
6. 做,治:不事生产。无所事事。
7. 服侍:事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