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水火
【拼音】:fàng shuǐ huǒ
【注音】:ㄈㄤˋㄕㄨㄟˇㄏㄨㄛˇ
【结构】:放(左右结构)水(独体结构)火(独体结构)
【简体】:放水火
【繁体】:放水火
词语解释旧时指监牢中放犯人大小便。放水火[fàngshuǐhuǒ]⒈旧时指监牢中放犯人大小便。
引证解释⒈旧时指监牢中放犯人大小便。引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三折:“[张千入牢科云]那个是大的?[王大云]小人是大的。[张千云]放水火。”
网络解释放水火放水火,是一个汉语词汇,指旧时指监牢中放犯人大小便。
综合释义旧时指监牢中放犯人大小便。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三折:“[张千入牢科云]那个是大的?[王大云]小人是大的。[张千云]放水火。”大小便的隐词。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三折》:「起来放水火。(做放出科)」
汉语大词典旧时指监牢中放犯人大小便。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三折:“[张千入牢科云]那个是大的?[王大云]小人是大的。[张千云]放水火。”
国语辞典大小便的隐词。放水火[fàngshuǐhuǒ]⒈大小便的隐词。引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三折》:「起来放水火。(做放出科)」
辞典修订版大小便的隐词。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三折》:「起来放水火。(做放出科)」
其他释义1.旧时指监牢中放犯人大小便。
读音:fàng
[fàng]
(1)(动)解脱约束:释~。
(2)(动)任意;随便:~任。
(3)(动)发出:~光。
(4)(动)扩展:~大。
(5)(动)搁;置:~在桌子上。
(6)(动)古指把人驱逐到边远的地方:流~。
读音:shuǐ
[shuǐ]
(1)(名)水。
(2)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结合而成的;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无色、无臭、无味的液体。
(3)河流:汉~。
(4)指江、河、湖、海、洋:~上人家。
(5)(~儿)稀的汁:药~。
(6)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外~。
(7)指洗的次数:这衣裳洗几~也不变色。
(8)姓。
读音:huǒ
[huǒ]
(1)(~儿)物体燃烧时所发的光和焰。
(2)指枪炮弹药:~器|~力|军~|走~。
(3)火气:上~|败~。
(4)形容红色:~红|~鸡。
(5)比喻紧急:~速|~急。
(6)(~儿)比喻暴躁或愤怒:~性|冒~|心头~起。
(7)同“伙”。
(8)(Huǒ)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