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节
【拼音】:qí jié
【注音】:ㄑ一ˊㄐ一ㄝˊ
【结构】:旗(左右结构)节(上下结构)
【繁体】:旗節
词语解释旌节。旗节[qíjié]⒈旌节。
引证解释⒈旌节。引唐王昌龄《变行路难》:“前驱引旗节,千里阵云帀。”唐李绰《尚书故实》:“公除潞州,旗节在途。”《新唐书·韩愈传》:“田公以魏、博六州归朝廷,官中书令,父子受旗节,刘悟、李祐皆大镇,此尔军所共闻也。”
网络解释旗节qíjiéㄑㄧˊㄐㄧㄝˊ
汉语大词典旌节。唐王昌龄《变行路难》:“前驱引旗节,千里阵云匝。”唐李绰《尚书故实》:“公除潞州,旗节在途。”《新唐书·韩愈传》:“田公以魏、博六州归朝廷,官中书令,父子受旗节,刘悟、李祐皆大镇,此尔军所共闻也。”
其他释义1.旌节。
1.鄂托克前旗节能降耗工作扎实推进今年以来,鄂托克前旗继续坚持节能优先方针,创新思路,强化措施,确保能耗指标有效降低,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读音:qí
[qí]
(1)(名)旗子:国~|红~|挂~。
(2)(名)清代满族的军队组织和户口编制;后泛指属于满族的:~人|~袍。
(3)(名)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区划单位;相当于县。
读音:jié,jiē
[jié]
[ jié ]1. 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竹节。节外生枝。
2. 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关节。两节车厢。
3. 段落,事项:节节(一段一段地,逐步)。节目。
4. 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每段开始的名称:节气。节令。
5. 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节日。
6. 礼度:礼节。
7. 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节奏。节拍。节律。
8. 操守:节操。晚节。变节。高风亮节(高尚的品德和节操)。
9. 省减,限制:节省。节制。开源节流。
10. 略去,简略:节选。节录。
11. 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符节。使节。
12. 姓。
[ jiē ]1. 〔节骨眼儿〕喻关键的,能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或时机(“骨”读轻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