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蟆陵
【拼音】:há má líng
【注音】:ㄏㄚˊㄇㄚˊㄌ一ㄥˊ
【结构】:虾(左右结构)蟆(左右结构)陵(左右结构)
【简体】:虾蟆陵
【繁体】:蝦蟆陵
词语解释虾蟆陵Hámalíng。(1)在长安城东南,曲江附近,是唐代有名的游乐地区。虾蟆陵[hámalíng]⒈在长安城东南,曲江附近,是唐代有名的游乐地区。例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白居易《琵琶行》英Hamalingmountain;
基础解释地名。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南方的咸宁县。
引证解释⒈亦作“虾蟇陵”。古地名。在陕西省长安县南。汉董仲舒葬于此。唐时为歌楼酒馆集中地。参阅清顾炎武《日知录·上下通称》。引唐白居易《琵琶行》:“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蟇陵下住。”清徐兰《赤陵姐琵琶歌》:“宛似虾蟆陵下人,潯阳江上伤潦倒。”
网络解释虾蟆陵虾蟆陵亦作下马陵,古地名,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安交通大学校园内。汉董仲舒葬于此。唐时为歌楼酒馆集中地。唐白居易《琵琶行》:“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蟇陵下住。”清徐兰《赤陵姐琵琶歌》:“宛似虾蟆陵下人,浔阳江上伤潦倒。”参阅清顾炎武《日知录·上下通称》。
综合释义古地名。在陕西省长安县南。汉董仲舒葬于此。唐时为歌楼酒馆集中地。唐白居易《琵琶行》:“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蟇陵下住。”清徐兰《赤陵姐琵琶歌》:“宛似虾蟆陵下人,潯阳江上伤潦倒。”参阅清顾炎武《日知录·上下通称》。
网友释义虾蟆陵亦作虾蟇陵,古地名,在陕西省长安县南。汉董仲舒葬于此。唐时为歌楼酒馆集中地。唐白居易《琵琶行》:“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蟇陵下住。”清徐兰《赤陵姐琵琶歌》:“宛似虾蟆陵下人,浔阳江上伤潦倒。”参阅清顾炎武《日知录·上下通称》。
汉语大词典亦作“虾蟆陵”。古地名。在陕西省长安县南。汉董仲舒葬于此。唐时为歌楼酒馆集中地。唐白居易《琵琶行》:“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清徐兰《赤陵姐琵琶歌》:“宛似虾蟆陵下人,浔阳江上伤潦倒。”参阅清顾炎武《日知录·上下通称》。
国语辞典地名。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南方的咸宁县。参见「下马陵」条。虾蟆陵[hámalíng]⒈地名。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南方的咸宁县。参见「下马陵」条。
其他释义1.见'虾蟆陵'。
读音:xiā,há
[há]
[ xiā ]1. 节肢动物,身上有壳,腹部有很多环节。生活在水里,种类很多:虾皮。虾米。虾子(虾卵)。虾兵蟹将(神兵中龙王的兵将,喻不中用的兵将)
[ hā ]1. [虾蟆]也作“蛤蟆”。
读音:líng
[líng]
(1)(名)丘陵:~谷变迁。
(2)(名)陵墓:中山~|十三~|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