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阇
【拼音】:luó dū
【注音】:ㄌㄨㄛˊㄉㄨ
【结构】:罗(上下结构)阇(半包围结构)
【繁体】:羅闍
词语解释1.古高昌对于糜粥之称。2.王的称呼。罗阇[luódū]⒈古高昌对于糜粥之称。
引证解释⒈古高昌对于糜粥之称。引《太平御览》卷八五九引《凉州异物志》:“高昌僻土,有异於华,寒服冷水,暑啜罗闍。”原注:“闍,受车切。此郡人作糜粥啜之,俗号闍也。”
网络解释罗阇1、早期吠陀时代雅利安人部落军事首领的名称,与长老会议“萨巴”和部落成员会议“萨米提”共同构成了雅利安人军事民主制权力机构的三个要素。随着历史发展,尤其是战争频繁地发生,其权势有所加强,财富也比之前增多,职位往往可以父子相袭,从而演变成为世袭君主,罗阇也成为王的称呼。
综合释义古高昌对于糜粥之称。《太平御览》卷八五九引《凉州异物志》:“高昌僻土,有异於华,寒服冷水,暑啜罗闍。”原注:“闍,受车切。此郡人作糜粥啜之,俗号闍也。”
汉语大词典古高昌对于糜粥之称。《太平御览》卷八五九引《凉州异物志》:“高昌僻土,有异于华,寒服冷水,暑啜罗阇。”原注:“阇,受车切。此郡人作糜粥啜之,俗号阇也。”
其他释义1.古高昌对于糜粥之称。
1.甚至到了今天,任何印度经典舞蹈都是以舞王或者是舞神那吒罗阇的一个符咒为开头。
读音:luó
[luó]
1. 捕鸟的网:罗网。
2. 张网捕捉:罗掘(用网捕麻雀,挖掘老鼠洞找粮食。喻用尽办法筹措款项)。门可罗雀(形容门庭冷落)。
3. 搜集,招致,包括:罗捕。罗致(招请人才)。网罗。包罗。罗织罪名(虚构罪名,陷害无辜)。
4. 散布:罗列。
5. 过滤流质或筛细粉末用的器具:绢罗。
6. 用罗筛东西:罗面。
7. 轻软有稀孔的丝织品:罗绮。罗扇。
8. 量词,用于商业,一罗合十二打。
9. 同“脶”。
10. 姓。
读音:dū,shé
[dū]
[ dū ]1. 城门上的台:阇城。
[ shé ]1. [阇梨]梵语“阿阇梨”的省称。意谓高僧。亦泛指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