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笔头
【拼音】:为nòng bǐ tóu
【注音】:ㄋㄨㄥˋㄅ一ˇㄊㄡˊ
【结构】:弄(上下结构)笔(上下结构)头(独体结构)
【繁体】:弄筆頭
词语解释谓执笔写东西。舞文弄墨。弄笔头[nòngbǐtóu]⒈谓执笔写东西。舞文弄墨。
引证解释⒈谓执笔写东西。引茅盾《一个真正的中国人》:“你是场面上人,犯不着跟弄笔头的人斗嘴呀!”⒉舞文弄墨。引《黑籍冤魂》第二二回:“有几个老於世故和那替乔仰高日常要好的人,都一笑置之,怪他不应弄笔头,訾人短处。”
网络解释弄笔头拼音:nòngbǐtóu
网友释义弄笔头,汉语词语,读音为nòngbǐtóu,意思是执笔写东西;舞文弄墨。
汉语大词典(1).谓执笔写东西。茅盾《一个真正的中国人》:“你是场面上人,犯不着跟弄笔头的人斗嘴呀!”(2).舞文弄墨。《黑籍冤魂》第二二回:“有几个老于世故和那替乔仰高日常要好的人,都一笑置之,怪他不应弄笔头,訾人短处。”
其他释义1.谓执笔写东西。2.舞文弄墨。
读音:nòng,lòng
[为nòng]
[ nòng ]1. 玩耍,把玩:摆弄。玩弄。弄臣(帝王所亲近狎昵的臣子)。弄潮儿。戏弄。弄瓦(“瓦”是原始的纺锤,古代把它给女孩子玩,意为生女儿)。弄璋(“璋”是一种玉器,古代把它给男孩子玩。意为生儿子)。
2. 做,干:弄假成真。弄明白。
3. 设法取得:弄点钱花。
4. 搅扰:这事弄得人心惶惶。
5. 耍,炫耀:搔首弄姿。
6. 不正当地使用:弄权。弄手段。捉弄。
7. 奏乐或乐曲的一段、一章:弄琴。梅花三弄。
8. 古代百戏乐舞中指扮演角色或表演节目。
[ lòng ]1. 方言,小巷,胡同:弄堂。里弄。
读音:bǐ
[bǐ]
(1)(名)写字画图的用具
(2)(名)(写字、画画、作文的)笔法:伏~|败~。
(3)(动)用笔写出:代~。
(4)(名)笔画:“大”字有三~。
(5)量词。ɑ)用于款项或跟款项有关的:一~钱|三~账。b)用于书画艺术:一~钱|三~账。b)用于书画艺术
读音:tóu,tou
[tóu]
[ tóu ]1.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
2.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剃~。梳~。平~。分~。你的脸形留这种~不合适。
3.物体的顶端或末梢:山~。笔~儿。中间粗,两~儿细。
4.事情的起点或终点:话~儿。提个~儿。这种日子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儿啊!
5.物品的残余部分:布~儿。蜡~儿。铅笔~儿。
6.头目:李~儿。他是这一帮人的~儿。
7.方面:他们是一~儿的。心挂两~。
8.第一:~等。~号。
9.领头的;次序居先的:~车。~马。~羊。
10.姓。
[ tou ]1.(~儿)名词后缀。 a)接于名词性词根:木~。石~。骨~。舌~。罐~。苗~。b)接于动词词根:念~。扣~。饶~。嚼~儿。看~儿。听~儿。c)接于形容词词根:准~。甜~儿。
2.方位词后缀:上~。下~。前~。后~。里~。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