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尊
【拼音】:qīn zūn
【注音】:ㄑ一ㄣㄗㄨㄣ
【结构】:亲(上下结构)尊(上下结构)
【繁体】:親尊
词语解释1.亲近敬重。2.指父母尊长。亲尊[qīnzūn]⒈亲近敬重。⒉指父母尊长。
基础解释亲近敬重。指父母尊长。
引证解释⒈亲近敬重。引《后汉书·桓帝纪》:“永乐太后亲尊莫二,冀又遏絶,禁还京师,使朕离母子之爱,隔顾復之恩。”⒉指父母尊长。引宋梅尧臣《睡意》诗:“少时好睡常不足,上事亲尊日拘束。”
网络解释亲尊亲近敬重,也指父母尊长
综合释义亲近敬重。《后汉书·桓帝纪》:“永乐太后亲尊莫二,冀又遏絶,禁还京师,使朕离母子之爱,隔顾復之恩。”指父母尊长。宋梅尧臣《睡意》诗:“少时好睡常不足,上事亲尊日拘束。”
汉语大词典(1).亲近敬重。《后汉书·桓帝纪》:“永乐太后亲尊莫二,冀又遏绝,禁还京师,使朕离母子之爱,隔顾复之恩。”(2).指父母尊长。宋梅尧臣《睡意》诗:“少时好睡常不足,上事亲尊日拘束。”
其他释义1.亲近敬重。2.指父母尊长。
1.清明节小长假报恩祭祖要至上!孝亲尊师代代传,吟一首人类清明时节祭祖如祖在,看几个朝代孝子名声传,敬一孝问候重千金,您心清目明同住极乐大世界!
2.阿育王希望每一个人都能以家庭作为人生的基点,首先在家庭中体现他所说的那些道德。主要是要服从父亲,尊崇老师和长辈;对亲朋好友要慷慨和友好;对待仆人和贫苦的人要乐善好施;对待动物要仁慈,不能滥杀。
3.他们为了赢得或许永远不会再造访的乡亲尊重,得忍受睡在陋屋、人行道、自有计程车车盖的屈辱。
4.诚能致远,至真至善;诚能自律,奋发向上;诚能知孝,敬亲尊老;诚能清心,廉洁为民;诚能动人,信行天下:以诚修身,正气立德!
5.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
6.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养,养之至也。
7.教育的伟大精神力量可使孩子养成学习用父母的眼光来观察世界,养成向父母学习用父母的眼光来观察世界,养成向父亲学习如何尊敬母亲、尊敬外祖母、妇女和人。
8.就是把西周亲亲尊尊的贵族削平成秦汉的编户齐民,也就是把贵族社会变成平民社会。
9.武陵亲尊,未有显罪,不可以猜嫌之间便相废徙。
10.法家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则亲亲尊尊之恩绝矣。可以行一时之计,而不可长用也,故曰“严而少恩”。若尊主卑臣,明分职不得相逾越,虽百家弗能改也。司马谈
读音:qīn,qìng
[qīn]
[ qīn ]1. 有血统或夫妻关系的:亲属。亲人。亲缘。双亲(父母)。亲眷。
2. 婚姻:亲事。
3. 因婚姻联成的关系:亲戚。亲故。亲邻。亲朋。
4. 称呼同一地方的人:乡亲。
5. 本身,自己的:亲睹。亲聆。亲笔。
6. 感情好,关系密切:亲密。相亲。亲睦。亲疏。
7. 用嘴唇接触表示喜爱:亲吻。
[ qìng ]1. 〔亲家〕夫妻双方的父母彼此的关系或称呼(“家”读轻声)。
读音:zūn
[zūn]
(1)(名)地位或辈份高:~卑|~亲|~长。
(2)(形)敬重:~敬|~师爱生。
(3)(名)敬辞;旧时称跟对方有关的人或事物:~府|~驾|~夫人|~姓大名。
(4)量词:ɑ)用于神佛塑像:一~佛像。b)用于炮:十~大炮。
(5)同‘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