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
【拼音】:yí hé yuán
【注音】:一ˊㄏㄜˊㄩㄢˊ
【词性】:名词。
【结构】:颐(左右结构)和(左右结构)园(全包围结构)
【简体】:颐和园
【繁体】:頤和園
词语解释颐和园Yíhéyuán(1)在北京西郊,当时是慈禧太后的行宫例盖将以二十八日亲往颐和园请命西后云。——清·梁启超《谭嗣同传》英SummerPalaceinBeijing颐和园[yíhéyuán]⒈在北京西郊,当时是慈禧太后的行宫。例盖将以二十八日亲往颐和园请命西后云。——清·梁启超《谭嗣同传》英SummerPalaceinBeijing;
基础解释在北京西郊,当时是慈禧太后的行宫。
引证解释⒈中国名园之一。在北京西郊,金贞元元年(1153年)完颜亮设为行宫。明时皇室改建为好山园。清乾隆时又改建,名清漪园,1860年被英法联军所毁。1888年慈禧太后移用海军经费重建,始改今名。1900年被八国联军破坏。1903年修复。面积约290公顷。以万寿山为中心,前山有长廊、排云殿、佛香阁、智慧海等著名建筑;面临昆明湖,点缀清晏舫(石舫)、知春亭、十七孔桥和凤凰墩等。后山苍林修竹,景色幽静,有谐趣园等建筑。西有桃柳夹道的长堤。园外借用西山、玉泉山之景,景物曲折多变,形成“景外有景,园中有园”的布局。为北京著名游览胜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网络解释颐和园(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颐和园,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区15公里,占地约290公顷,与圆明园毗邻。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也是国家重点旅游景点。
综合释义在北京西郊,当时是慈禧太后的行宫。明时皇室改建为好山园。清乾隆时又改建,名清漪园,1860年被英法联军所毁。1888年慈禧太后移用海军经费重建,始改今名。1900年被八国联军破坏。1903年修复。面积约290公顷。以万寿山为中心,前山有长廊、排云殿、佛香阁、智慧海等著名建筑;面临昆明湖,点缀清晏舫(石舫)、知春亭、十七孔桥和凤凰墩等。后山苍林修竹,景色幽静,有谐趣园等建筑。西有桃柳夹道的长堤。园外借用西山、玉泉山之景,景物曲折多变,形成“景外有景,园中有园”的布局。为北京著名游览胜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汉语大词典中国名园之一。在北京西郊,金贞元元年(1153年)完颜亮设为行宫。明时皇室改建为好山园。清乾隆时又改建,名清漪园,1860年被英法联军所毁。1888年慈禧太后移用海军经费重建,始改今名。1900年被八国联军破坏。1903年修复。面积约290公顷。以万寿山为中心,前山有长廊、排云殿、佛香阁、智慧海等著名建筑;面临昆明湖,点缀清晏舫(石舫)、知春亭、十七孔桥和凤凰墩等。后山苍林修竹,景色幽静,有谐趣园等建筑。西有桃柳夹道的长堤。园外借用西山、玉泉山之景,景物曲折多变,形成“景外有景,园中有园”的布局。为北京著名游览胜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语辞典位于北平西北郊的一座名园,为清代伟大的建筑。清光绪十四年就乾隆十五年所建的清漪园旧址改建,园北部为万寿山,南部为昆明湖,慈禧太后及德宗帝后常游憩于此。八国联军入京,景物都被焚毁。颐和园[yíhéyuán]⒈位于北平西北郊的一座名园,为清代伟大的建筑。清光绪十四年就乾隆十五年所建的清漪园旧址改建,园北部为万寿山,南部为昆明湖,慈禧太后及德宗帝后常游憩于此。八国联军入京,景物都被焚毁。
法语Une jeunesse chinoise
其他释义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在北京西郊。金代为皇帝行宫,明代为“好山园”,清代改“清漪园”。1860年被英法联军所毁。1888年,慈禧太后移用海军军费重建,改名“颐和园”。面积290万平方米。分万寿山和昆明湖两部分。万寿山前有728米彩色长廊,山上有排云殿、佛香阁、智慧海等建筑。长廊前为昆明湖,有清晏舫、知春亭、十七孔桥。东宫门内有仁寿殿、德和园、乐寿堂、玉澜堂等建筑。著名游览胜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在这春意盎然的季节里,我们几个同学一起去颐和园游玩。
2.此时的颐和园山清水秀,春暖花开,一片春意盎然,游人们满面春风,信步游玩。
3.这日,是端阳佳节,皇太后高兴,召集懿亲大臣,赐宴颐和园,命人召谭鑫培等一班名角入宫演剧。
4.颐和园被侵略者抢劫一空。他们窃走了一切珍宝并毁坏了建筑。
5.光绪帝和康有为谈的时间不长,也不能深谈,因为隔窗有耳,什么话都会被汇报到颐和园的慈禧太后那里去。
6.北京颐和园七百多米的长廊上,雕梁画栋,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相同的。
7.或者也可以选择沿着万泉河路一路北上,途经颐和园与圆明园等名胜古迹,也能够进入到北京的浅山区,选择亲近自然。
8.此次修缮外檐以颐和园保留的光绪时期彩画为范本,依照传统工艺重新绘制了金龙和玺彩画,大殿内光绪时期的彩画全面保留。
9.两年前结束的大修,修缮外檐以颐和园保留的光绪时期彩画为范本,依照传统工艺重新绘制了金龙和玺彩画。
10.正门门匾上的“颐和园”三个大字是光绪皇帝亲笔题写的。
读音:yí
[yí]
(1)(名)〈书〉颊;腮:支~(手托住腮)。
(2)(动)〈书〉保养:~养。
读音:hé,hè,huó,huò,hú
[hé]
[ hé ]1. 相安,谐调:和美。和睦。和谐。和声。和合(a.和谐;b.古代神话中象征夫妻相爱的两个神)。和衷共济。
2. 平静:温和。祥和。和平。和气。和悦。和煦。惠风和畅。
3. 平息争端:讲和。和约。和议。和亲。
4. 数学上指加法运算中的得数:二加二的和是四。
5. 连带:和盘托出(完全说出来)。和衣而卧。
6. 连词,跟,同:我和老师打球。
7. 介词,向,对:我和老师请教。
8. 指日本国:和服(日本式服装)。和文。大和民族。
9. 体育比赛不分胜负的结果:和棋。和局。
10. 姓。
[ hè ]1. 和谐地跟着唱:曲高和寡。
2. 依照别人的诗词的题材或体裁作诗词:和诗。
[ huó ]1. 在粉状物中搅拌或揉弄使粘在一起:和面。和泥。
[ huò ]1. 粉状或粒状物搀和在一起,或加水搅拌:和药。奶里和点儿糖。和弄。和稀泥。
2. 量词,指洗衣服换水的次数或一剂药煎的次数:衣裳洗了三和水。
[ hú ]1. 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
读音:yuán
[yuán]
(1)(名)(~子、~儿)种蔬菜、花果、树木的地方:花~|果~|~艺。
(2)(名)供人游览娱乐的地方:公~|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