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云
【拼音】:zhū yún
【注音】:ㄓㄨㄩㄣˊ
【结构】:朱(独体结构)云(独体结构)
【繁体】:朱雲
词语解释1.汉成帝时人,以直臣闻名于世。朱云[zhūyún]⒈汉成帝时人,以直臣闻名于世。
基础解释汉成帝时人,以直臣闻名于世。
引证解释⒈汉成帝时人,以直臣闻名于世。参见“朱云折槛”。引唐杜牧《洛中送韦楚老拾遗归朝》诗:“十载丈夫堪耻处,朱云犹掉直言旗。”宋戴复古《寄复斋陈寺丞》诗之一:“平生风节谁其似,汲黯朱云伯仲间。”明李东阳《章菉毅公挽诗》:“欲殉朱云借时剑,九原重斩负恩人。”
网络解释朱云(西汉时期历史人物)朱云(生?-?),字游,原居鲁地,后移居平陵,少好任侠,年四十,学《易》、《论语》,元帝时,与少府五鹿充宗辩论易学,获胜,遂授博士,迁任杜陵令,后为槐里令。为人狂直,多次上书抨击朝廷大臣。汉成帝时,朱云进谏攻击丞相张禹为佞臣,帝怒,欲斩之,他死抱殿槛,结果殿槛被折断。后以左将军辛庆忌死争,遂获赦,皇帝亦下令不换断槛,留下“折槛”的典故,但朱云自此不复仕,晚年教授生徒,年70余卒于家。
汉语大词典汉成帝时人,以直臣闻名于世。唐杜牧《洛中送韦楚老拾遗归朝》诗:“十载丈夫堪耻处,朱云犹掉直言旗。”宋戴复古《寄复斋陈寺丞》诗之一:“平生风节谁其似,汲黯朱云伯仲间。”明李东阳《章菉毅公挽诗》:“欲殉朱云借时剑,九原重斩负恩人。”参见“朱云折槛”。
其他释义1.汉成帝时人,以直臣闻名于世。
1.朱云灵在一旁看得清切,天启那形态动作与天衍竟然完全一般,而且两人又都是一身粗布白袍,看着都有些恍惚重合之感。
2.把烂被子卷巴一下,锄头镰刀和几个缺边的坛盖子,朱云贵拿一个扔一个,说这些东西没有用。
3.我搬过来后,在上面的祠堂住了一阵,下面的朱云刚的老汉儿是看阴阳的,他就叫我们搬下去要好一些,我就搬到下面修了个土房子。
4.朱云飞眼睛里躲躲闪闪的看着生哥,犹豫了一下,就向前走了一步。
5.朱云却上朝奏本,请杀张禹,这一下触怒了皇帝,立即叫刽子手拉朱云到午朝门外去斩首。
6.朱云华面色露出了惊讶之情,有这样的策略,何止于连平一县,整个延东祝彪都是万家生佛啊。
7.于是,侦查员迅速出击,将其抓获;民警在朱娟的通讯录内发现了朱云和的线索,不久,朱云和也到了案;但是,朱和丽狡兔三穴,行踪不定。
8.朱云天好歹也是一位大哥,可这时人们看到的却是一个长跑健将,三两步就拉下了诸位生死兄弟十几个身位,匹马当先逃离现场。
9.穆静微便想缩手,此时左边本在玩弄朱云离衣领的婴儿忽然一伸藕节似的小手臂,捏住了穆静微的大拇指,“格格格”。
10.有天午后,朱云水挑着木桶从屋后池塘提水,补进家中灶间的大黑缸,作为全家的日常吃喝用水。
读音:zhū
[zhū]
1. 红色:朱红。朱批。朱笔。朱文(印章上的阳文)。朱门(红漆大门,旧时指豪富人家)。
2. 矿物名:朱砂(无机化合物,中医用于镇静剂。亦称“辰砂”、“丹砂”)。朱墨。
3. 姓。
读音:yún
[yún]
(1)(动)说:人~亦~。
(2)古汉语助词:岁~暮矣。
(3)(名)云彩。
(4)(名)指云南。
(5)(Yún)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