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子姜尼
【拼音】:píng guǒ zǐ jiāng ní
【简体】:苹果子姜尼
【繁体】:蘋果子姜尼(appleseedjohnny)
辞典修订版(公元1774~1845)美国人约翰查普曼的别名。姜尼经常穿着破烂、光着脚,头上顶着一只旧锅当帽子,带着一袋苹果树的种子,在各处乡间旅行。不管走到那里,他都种下苹果种子,有时用苹果子换点食物,遇到贫穷人家就赠送,他希望每个家庭都有苹果花看,有苹果吃。因为早期移民们生活寂寞,大家都欢迎这位姜尼的来访,连小孩们都喜欢,故称他为「苹果子姜尼」。
读音:píng,pēng
[píng]
[ píng ]1. 〔苹果〕a.落叶乔木,开白花;b.这种植物的果实,球形,红色或黄色,味甜或略酸。
2. (蘋)
[ pēng ]1. 〔苹萦〕回旋的样子,如“争湍苹苹,汨活澎濞”。
读音:guǒ
[guǒ]
1.某些植物花落后含有种子的部分:~实。~品。~木。结~(a.结出果实;b.事情的结局或成效)。
2.结局,与“因”相对:因~。成~。
3.坚决:~决。~断。
4.确实,真的:~真。如~。
5.充实,饱足:~腹。
6.姓。
读音:z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
)。棋子儿。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
读音:jiāng
[jiāng]
(1)(名)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黄色;叶子披针形;穗状花序;花冠黄绿色;通常不开花。根茎有辣味;是常用的调味品;也可以入药。
(2)(名)这种植物的根茎。
(3)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