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首畏尾
【拼音】:wèi shǒu wèi wěi
【简体】:畏首畏尾
【繁体】:畏首畏尾
词语解释⒈ 形容做事胆小,多所猜忌顾虑,畏缩不前。英:befullofmisgivings;befrightenedallover;beover-cautious;畏首畏尾[wèishǒuwèiwěi]⒈形容做事胆小,多所猜忌顾虑,畏缩不前。英befullofmisgivings;befrightenedallover;beover-cautious;
基础解释畏:害怕。前也怕,后也怕。形容做事胆子小,顾虑重重。
引证解释⒈ 疑虑重重貌。引:《左传·文公十七年》:“古人有言曰:‘畏首畏尾,身其餘几?’”《魏书·司马叡等传论》:“司马叡之窜江表,窃魁帅之名,无君长之实,跼天蹐地,畏首畏尾……其孙皓之不若矣。”清戴名世《<金正希稿>序》:“迨以身试焉,而畏首畏尾,徬徨瞻顾。”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二五:“这人原先胆子小,干啥也是脚踩两边船,斗争韩老六,畏首畏尾,不敢往前探。”亦作“畏头畏尾”。《红楼梦》第七五回:“除了朝廷治罪,没有砍头的,你不必畏头畏尾。”⒈疑虑重重貌。引《左传·文公十七年》:“古人有言曰:‘畏首畏尾,身其餘几?’”《魏书·司马叡等传论》:“司马叡之窜江表,窃魁帅之名,无君长之实,跼天蹐地,畏首畏尾……其孙皓之不若矣。”清戴名世《<金正希稿>序》:“迨以身试焉,而畏首畏尾,徬徨瞻顾。”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二五:“这人原先胆子小,干啥也是脚踩两边船,斗争韩老六,畏首畏尾,不敢往前探。”亦作“畏头畏尾”。《红楼梦》第七五回:“除了朝廷治罪,没有砍头的,你不必畏头畏尾。”
综合释义畏:怕,惧。前也怕,后也怕。比喻做事胆子小,顾虑多。妹子平日但凡遇见吃酒行令,最是高兴,从不~。◎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八十四回
汉语大词典疑虑重重貌。《左传·文公十七年》:“古人有言曰:‘畏首畏尾,身其馀几?’”《魏书·司马睿等传论》:“司马睿之窜江表,窃魁帅之名,无君长之实,局天蹐地,畏首畏尾……其孙皓之不若矣。”清戴名世《〈金正希稿〉序》:“迨以身试焉,而畏首畏尾,徬徨瞻顾。”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二五:“这人原先胆子小,干啥也是脚踩两边船,斗争韩老六,畏首畏尾,不敢往前探。”亦作“畏头畏尾”。《红楼梦》第七五回:“除了朝廷治罪,没有砍头的,你不必畏头畏尾。”
国语辞典⒈ 顾前顾后,十分戒慎恐惧的样子。也作「畏头畏尾」。引:《左传·文公十七年》:「古人有言曰:『畏首畏尾,身其余几。』」《幼学琼林·卷二·身体类》:「恐惧过甚,曰畏首畏尾。」近诸多忌惮反敢作敢为畏首畏尾[wèishǒuwèiwěi]⒈顾前顾后,十分戒慎恐惧的样子。也作「畏头畏尾」。引《左传·文公十七年》:「古人有言曰:『畏首畏尾,身其余几。』」《幼学琼林·卷二·身体类》:「恐惧过甚,曰畏首畏尾。」近诸多忌惮反敢作敢为英语afraidofthehead,terrifiedofthetail(idiom);everfearfulandnervous,afraidoftheslightestthing德语übervorsichtigundunentschlossen(V,Sprichw)法语êtreindécis,avoirdesdoutesetdescraintessurtoutechose,voirlesobstaclespartout成语解释畏首畏尾
辞典修订版顾前顾后,十分戒慎恐惧的样子。《左传.文公十七年》:「古人有言曰:『畏首畏尾,身其余几。』」《幼学琼林.卷二.身体类》:「恐惧过甚,曰畏首畏尾。」也作「畏头畏尾」。
辞典简编版做事顾虑多,十分戒慎恐惧的样子。 【造句】他做事总是畏首畏尾,不敢放手一搏。
成语词典版01.《左传.文公十七年》:「古人有言:『畏首畏尾,身其余几。』」(源)02.《淮南子.说林》:「皮将弗睹,毛将何顾?畏首畏尾,身凡有几?」03.《晋书.卷一零八.慕容廆载记》:「孤军轻进,不足使勒畏首畏尾,则怀旧之士欲为内应,无由自发故也。」04.《魏书.卷九六.司马叡等传》:「史臣曰:『……司马叡之窜江表,窃魁帅之名,无君长之实,局天蹐地,畏首畏尾,对之李雄,各一方小盗,其孙皓之不若矣。』」05.《隋书.卷七零.杨玄感等传》:「史臣曰:『……赏不可以有功求,刑不可以无罪免,畏首畏尾,进退维谷。』」06.《朱子语类.卷二九.论语.公冶长下》:「若今人恁地畏首畏尾,瞻前顾后,粘手惹脚,如何做得事成!」07.《荡寇志.第二一回》:「军师往日用兵,怕那个来!今日为何一遇天彪匹夫,却这般畏首畏尾?」08.《镜花缘.第八四回》:「妹子平日但凡遇见吃酒行令,最是高兴,从不畏首畏尾;刚才听了这些不入耳之言,不但兴致索然,连头都要疼了。」
典故晋灵公11年(公元前610年),晋灵公在扈(hù)和一些诸侯会盟。郑穆公想参加这一盛会,主盟人晋灵公却拒绝和郑公相见,原因是晋公认为郑国和楚国勾结,对晋国怀有二心。郑国的大臣子家派信使去晋国,给执政大夫赵盾(赵国国君的先人)捎去一封信,信中说,郑穆公即位以来和晋国一直是友好的,即使面对楚国强大的压力,也从来不敢对晋国三心二意。信中还反驳了晋君对郑国的无理指责,接着用强硬的口气说:”古人有言说:畏首畏尾,身其余几(怕头怕尾,剩下来的身子还有多少)?又说:鹿死不择音(鹿到临死前顾不上发出好听的鸣声)。小国事奉大国,如果大国以德相待,那它就会像人一样恭顺……”信中接着说:如果大国待之非礼,小国就会像鹿一样铤而走险,哪儿还能顾得上有所选择?贵国的命令没有标准,我们也知道面临灭亡了,只好准备派出敝国的士兵严阵以待。今后,到底该怎么办,就听恁您的命令吧。赵盾看信中言之有理,劝晋灵公收回拒绝郑穆公参加会盟的成命。这段故事产生了”畏首畏尾”和”铤而走险”两个成语。
出处《左传·文公十七年》:“古人有言曰:‘畏首畏尾;身其余几?’”
英语flinchtimid and overcautiousbe overcautious
其他释义畏:怕,惧。前也怕,后也怕。比喻做事胆子小,顾虑多。
1.头顶上是小铁栅围起的一盏盏白炽灯,有着微微颤动的触须。在我头脑的幽暗处,却是阴间的一个懒货,畏首畏尾,惧怕光明,蠕动着那像鳞般的裙皱。
2.平日里大家都说得慷慨激昂,但真正事到临头,却一个个畏首畏尾的,把当初的许诺都置诸脑后了。
3.对于世界,我们很渺小;对于自己,我们是主宰。有一种底气,叫做你能行;有一种豪气,叫做你可以;有一种霸气,叫做你最棒。不要总是畏首畏尾,想做的事,看好了,就大胆地做。早安!
4.萨拉班克先生说,"员工不应在试图改善办公环境这个问题上畏首畏尾。"。
5.思想上患得患失,工作上畏首畏尾,改革怕出乱子,创新怕担风险;有的片面强调继承,缺乏辩证的观点,对过去的经验、做法一味照搬照套,食而不化。
6.如果对董事的注意义务要求过高,则很多有能力的人会对董事职位望而却步,即使担任董事职位之人,也会畏首畏尾,在做出决策时过于保守,以一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履行自己的职责。
7.到了星期二,她仍是左思右想举起不定。前一天的失败经历使她无心无绪,并不急于出去找工作。但是她责备自己前一天太畏首畏尾了。
8.做事情只要有周密的计画和勇往直前的精神,何必瞻前顾后,畏首畏尾呢?
9.对一些工作多年却山河依旧、不思进取的干部,工作畏首畏尾、甘居中游的干部,步子不快、成绩不显的干部,将进行调整、撤换。
10.在人生大舞臺上,人人都得粉墨登场,要勇敢面对,不必畏首畏尾。
读音:wèi
[wèi]
(1)(形)害怕
(2)(动)畏惧。
(3)(动)佩服。
读音:shǒu
[shǒu]
(1)(名)头
(2)(形)第一;最高的:~相|~脑。
(3)(名)首领:~长。
(4)(名)首先:~创。
(5)(动)出头告发:自~。
(6)姓。
(7)(量)用于诗、词、赋;一篇叫一首。
读音:wèi
[wèi]
(1)(形)害怕
(2)(动)畏惧。
(3)(动)佩服。
读音:wěi,yǐ
[wěi]
[ wěi ]1. 鸟兽虫鱼等身体末端突出的部分:尾巴。尾鳍。鸟尾。
2. 末端:排尾。船尾。尾声。尾骨。尾灯。尾数。尾音。结尾。扫尾。虎头蛇尾。
3. 在后面跟:尾随。尾追。
4. 量词,指鱼:三尾鱼。
5.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 yǐ ]1. 特指马尾(wěi )巴上的毛:马尾罗。马尾儿提豆腐―提溜不起来。
2. 特指蟋蟀等尾部的针状物:三尾儿(雌蟋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