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所有制
【拼音】:guó jiā suǒ yǒu zhì
词语解释生产资料和产品归国家所有的制度,它的性质因社会制度的不同而不同。⒈生产资料和产品归国家所有的制度,它的性质因社会制度的不同而不同。
基础解释全民所有制采取的形式。
综合释义是指全民所有制采取的形式,即属于全民所有的生产资料由代表全民利益的国家来代理。社会主义国家代表全体人民行使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是全体人民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形式,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高级形式,与工业大生产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国家所有制并不等于国家机构直接经营企业。在中国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企业由国家统一领导和宏观控制,是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是社会主义商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这样在全体上保证整个国家经济的统一性,又在局部上保证各个企业生产经营的多样性、灵活性。
1.国家所有制不等于全民所有制,我们需要设计搞好的是国家所有制,而不是全民所有制。
2.东欧国家的改革,实行国家所有制并发展市场,取消命令经济。
3.当一个国家从土地国家所有制向土地私人所有制转变时,我们就提供铺平道路的法律咨询。
4.社会主义公有制、产品经济与按劳分配是一个统一体,在国家所有制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是商品,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必然的选择。
5.在我国,国家所有制是全民所有制的实现形式,全体人民是生产资料的真正所有者,国家只是代表全体人民行使所有权。
6.俄罗斯通过立法的推动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型国家所有制具有鲜明的特点,对中国相应制度的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7.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是由现代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的,具有自身独特的优越性,但也存在许多由各种原因造成的问题。
8.国有资产是全民所有的社会财产,在法律形式上表现为国家所有制。
9.三十年来,通过国家所有制和税收的形式把资源集中在政府手中,这使中国运转得不错。
10.面临私营企业的竞争,许多经济学家预期的种种国家所有制的好处逐渐消失了。
读音:guó
[guó]
(1)(名)国家:~内|祖~|外~|保家卫~。
(2)(名)代表国家的:~徽|~旗|~宴。
(3)(名)指我国的:~产|~术|~画|~药。
(4)(名)(Guó)姓。
读音:jiā,jie,gū
[jiā]
[ jiā ]1. 共同生活的眷属和他们所住的地方:家庭。家眷。家长(zhǎng )。家园。家谱。家塾。家乡。家风。家训。家规。家喻户晓。如数家珍。
2. 家庭所在的地方:回家。老家。安家。
3. 居住:“可以家焉”。
4. 对人称自己的尊长、亲属:家祖。家父。家翁。家母。家慈。
5. 家里养的,不是野生的:家畜。家禽。
6. 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有某种身份的人家:酒家。农家。
7. 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有丰富实践经验及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专家。行(háng )家。作家。科学家。
8. 学术流派:儒家。法家。道家。墨家。纵横家。诸子百家。
9. 量词,用于计算家庭或企业:一家人家。
10. 姓。
[ jie ]1. 词尾,同“价”:整天家。成年家。
[ gū ](古汉语)
名词
1.古通“姑” 。如:阿家(称婆婆);阿家阿翁
2.另见 jiā
读音:suǒ
[suǒ]
1. 处,地方:住所。哨所。场所。处所。
2. 机关或其他办事的地方的名称:研究所。派出所。
3. 量词,指房屋:一所四合院。
4. 用在动词前,代表接受动作的事物:所部(所率领的部队)。所谓(a.所说的;b.某些人所说的,含不承认意)。无所谓(不关紧要,不关心)。所有。各尽所能。所向无敌。有所不为而后可以有为。
5. 用在动词前,与前面的“为”或“被”字相应,表示被动的意思:为人所敬。
6. 姓。
读音:yǒu,yòu
[yǒu]
[ yǒu ]1. 存在:有关。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备无患。有目共睹。
2. 表示所属:他有一本书。
3. 表示发生、出现:有病。情况有变化。
4. 表示估量或比较:水有一丈多深。
5. 表示大、多:有学问。
6.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有劳。有请。
7. 无定指,与“某”相近:有一天。
8. 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有夏。有宋一代。
[ yòu ]1. 古同“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读音:zhì
[zhì]
(1)(动)制造:~版|~币|~表|~革|~件|~冷|~品|~钱|~糖|~图|~药。
(2)(动)拟定;规定:~定|因地~宜。
(3)(动)用强力约束;限定;管束:~伏|管~。
(4)(名)制度:法~|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