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耳逊莫雷实验
【拼音】:mài kè
词语解释美国物理学家迈克耳逊和莫雷共同所做的企图证明“以太”存在的实验。以前人们认为光是由无质量、绝对静止的“以太”这种媒质传播的。由于地球在运动,所以在地面上做实验,向不同方向发出的光线的传播速度应不同。迈克耳逊和莫雷在1887年用精确度很高的干涉仪多次测定,得到的光速大小均相同,从而确立了“光速不变原理”;并为进一步实验否定以太的存在奠定了基础。⒈美国物理学家迈克耳逊和莫雷共同所做的企图证明“以太”存在的实验。以前人们认为光是由无质量、绝对静止的“以太”这种媒质传播的。由于地球在运动,所以在地面上做实验,向不同方向发出的光线的传播速度应不同。迈克耳逊和莫雷在1887年用精确度很高的干涉仪多次测定,得到的光速大小均相同,从而确立了“光速不变原理”;并为进一步实验否定以太的存在奠定了基础。
网友释义迈克尔逊-莫雷实验(Michelson-MorleyExperiment),是1887年迈克尔逊和莫雷在美国克利夫兰做的用迈克尔逊干涉仪测量两垂直光的光速差值的一项著名的物理实验。但结果证明光速在不同惯性系和不同方向上都是相同的,由此否认了以太(绝对静止参考系)的存在,从而动摇了经典物理学基础,成为近代物理学的一个开端,在物理学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读音:mài
[mài]
(1)(名)提脚向前走;跨:~步|~过门坎。
(2)(形)老:老~|年~。
(3)(量)英里(用于机动车行车速度):一个钟头走三十~。
读音:kè
[kè]
(1)(动)攻破;攻下据点;战胜。
(2)(动)能:~勤~俭|不~分身。
(3)(动)克服;克制:~己|以柔~刚。
(4)(动)消化:~食。
(5)(动)严格限定(期限):~期动工|~日完成。也作“刻”。另见kēi。
(6)(量)公制重量或质量单位;一克等于一公斤的千分之一。旧称公分。
(7)藏语容量单位;一克青稞约二十五斤。也是地积单位;播种一克种子的土地称为一克地;一克地约合一市亩。
读音:ěr
[]
(1)(名)人和某些动物的听觉器官:~朵。
(2)(名)形状像耳朵的东西:木~。
(3)(形)位置在两旁的:~房。
(4)文言助词;罢了:技止此~。
读音:xùn
[]
(1)(动)让出(帝王的位子):~位。
(2)(动)谦虚;谦恭:谦~|出言不~。
(3)(动)〈书〉差;比不上;不及:~色|稍~一筹。
读音:mò,mù
[]
[ mò ]1. 不要:莫哭。
2. 没有,无:莫大。莫非。莫名其妙(亦作“莫明其妙”)。
3. 不,不能:莫如。莫逆。莫须有。莫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爱莫能助。
4. 古同“漠”,广大。
5. 姓。
[ mù ]1. 古同“暮”。
读音:léi
[]
1. 由于下雨时带异性电的两块云相接,空中闪电发出的强大的声音:雷电。雷鸣。雷动。雷雨。雷霆。雷厉风行。
2. 军事用的爆炸武器:地雷。鱼雷。布雷。扫雷。雷管。
3. 〔雷池〕古水名,在今中国安徽省望江县。现用于成语“不敢越雷雷一步”,喻不敢越出一定的范围。
4. 姓。
读音:shí
[]
(1)(动)内部完全填满;没有空隙:~心儿的铁球。
(2)(形)真实;实在:~话~说。
(3)(名)实际;事实:传闻失~。
(4)(名)果实;种子:开花结~。
读音:yàn
[]
(1)(动)察看;查考:~货|~血|查~。
(2)(动)产生预期的效果:灵~|应~。
(3)(名)预期的效果: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