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款
【拼音】:gōng kuǎn
【注音】:ㄍㄨㄥㄎㄨㄢˇ
【词性】:名词。
【结构】:公(上下结构)款(左右结构)
【简体】:公款
【繁体】:公款
词语解释公款gōngkuǎn。(1)非私人而是公家的钱财。公款[gōngkuǎn]⒈非私人而是公家的钱财。英publicmoney;
基础解释非私人而是公家的钱财
引证解释⒈属于国家或集体的钱。引欧阳予倩《忠王李秀成》第二幕:“陈坤书:忠王自己要买收人心,也犯不着拿公款那样糟蹋。”
网络解释公款公有款,即国有或劳动群众集体所有款。
综合释义属于国家或集体的钱。欧阳予倩《忠王李秀成》第二幕:“陈坤书:忠王自己要买收人心,也犯不着拿公款那样糟蹋。”公款[gōngkuǎn]公家团体的经费。《文明小史.第一三回》:“制军为的不肯挪用公款,所以才去当当。”公款[gōngkuǎn]属于国家或团体的经费。 【造句】他私自挪用公款,结果东窗事发,被革职查办。
网友释义【词目】公款【读音】gōngkuǎn【释义】公家或集体的钱款。【示例】既是公款,即非私财;擅自挪用,必受追究。
汉语大词典属于国家或集体的钱。欧阳予倩《忠王李秀成》第二幕:“陈坤书:忠王自己要买收人心,也犯不着拿公款那样糟蹋。”
国语辞典公家团体的经费。公款[gōngkuǎn]⒈公家团体的经费。引《文明小史·第一三回》:「制军为的不肯挪用公款,所以才去当当。」英语publicmoney德语öffentlicheGelder(S,Wirtsch),öffentlicheMittel(Geldmittel)(S,Wirtsch)法语fondspublics
辞典修订版公家团体的经费。《文明小史.第一三回》:「制军为的不肯挪用公款,所以才去当当。」
辞典简编版属于国家或团体的经费。 【造句】他私自挪用公款,结果东窗事发,被革职查办。
英语defalcatepublic fundspeculatepeculationpublic moneygovernment expense
法语fonds publics
其他释义属于国家、机关、企业、团体的钱。
1.这次,由于接近年关,单位开始清算帐目,江秀珍挪用公款的事情很快败露了。
2.贪污公粮三千斤、公款五百元的村长和农救会主任,被群众罢免了;现在账目都能按月总结,贪污现象已没有了。
3.在清末推广新式学堂的兴学活动中,清政府对于地方乡镇制定了利用地方公款兴办地方学堂的方针。
4.报纸绘声绘影说他盗取公款,我敢保证这一切都是无中生有的情节。
5.他想用偷天换日的方法将公款中饱私囊。
6.原本属于私人交情的接待费用,却堂而皇之地由公款报销。
7.官员公款旅游被处分后拿假票报销。
8.近日,萍乡市人民检察院依法以涉嫌挪用公款罪对原萍乡市国土资源局安源土地管理分局土地监督大队报账员陈珂决定逮捕。
9.全国旅游景点的群众都应向三亚人民学习,把旅客当做爆发户或公款客劫富济穷吧。
10.他为公司管帐半辈子,没想到因为一时贪念,侵吞公款,铸成大错。
读音:gōng
[gōng]
(1)(形)属于国家或集体的(跟‘私’相对):~款|~物|~事公办。
(2)(形)共同的;大家承认的:~分母|~议|~约。
(3)(形)属于国际间的:~海|~制|~斤。
(4)(动)使公开:~布|~之于世。
(5)(形)公平;公正:~买~卖|大~无私|秉~办理。
(6)(名)公事;公务:办~|~余。
(7)(Gōnɡ)姓。
(8)(名)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一等:~爵|~侯|王~大臣。
(9)(名)对上了年纪的男子尊称:诸~|张~。
(10)(名)丈夫的父亲;公公:~婆。
(11)(形)(禽兽)雄性的(跟‘母’相对):~羊|这只小鸡是~的。
读音:kuǎn
[kuǎn]
(1)(形)诚恳:~留|~曲。
(2)(动)招待;款待:~客。
(3)(名)法令、规章、条约等条文里分的项目;通常在条下分款;款下分项:第二条第一~。
(4)(名)款项
(5)(名);钱:现~|公~|存~|汇~。
(6)(名)(~儿)书画上题的作者或赠送对象的姓名:上~|下~|落~。
(7)(动)〈书〉敲:~门|~关。
(8)(形)〈书〉缓;慢:~步|点水蜻蜓~~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