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无完肤
【拼音】:shēn wú wán fū
【注音】:ㄕㄣㄨˊㄨㄢˊㄈㄨ
【词性】:成语。
【简体】:身无完肤
【繁体】:身無完膚
词语解释《三国志.魏书.邓艾传》'子忠与艾俱死'裴松之注引《世语》:'师纂亦与艾俱死……死之日体无完皮。'后以'身无完肤'指被打得遍体鳞伤。比喻遭到攻击或破坏后难以自存的局面。
基础解释《三国志.魏书.邓艾传》/'子忠与艾俱死/'裴松之注引《世语》:/'师纂亦与艾俱死……死之日体无完皮。/'后以/'身无完肤/'指被打得遍体鳞伤。比喻遭到攻击或破坏后难以自存的局面。
引证解释⒈后以“身无完肤”指被打得遍体鳞伤。引《三国志·魏书·邓艾传》“子忠与艾俱死”裴松之注引《世语》:“师纂亦与艾俱死……死之日体无完皮。”《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君不见贯高当时白赵王,身无完肤犹自强。”《东周列国志》第九七回:“魏齐亲自下视,见范雎断胁折齿,身无完肤。”⒉比喻遭到攻击或破坏后难以自存的局面。引明沉德符《野获编·台省·御史大夫被论》:“吴(吴时来)自姜(姜士昌)疏出,攻击叠至,身无完肤,旋卒於伍,寻至夺諡。”清龚自珍《与江子屏笺》:“汉人有一种风气,与经无与,而附於经,谬以裨灶、梓慎之言为经,因以汩陈五行、矫诬上帝为説经,《大易》《洪范》,身无完肤,虽刘向亦不免。”梁启超《论请愿国会当与请愿政府并行》:“试观今世各国虽以贤才处政府,未有不遭攻难以致身无完肤者。”
综合释义①指被打得遍体鳞伤。②比喻遭到攻击或破坏后难以自存的局面。吴(吴时来)自姜(姜士昌)疏出,攻击叠至,~,旋卒于伍,寻至夺谥。◎明·沈德符《野获编·台省·御史大夫被论》身无完肤[shēnwúwánfū]《东周列国志.第九七回》:「魏齐亲自下视,见范雎断胁折齿,身无完肤。」身无完肤[shēnwúwánfū]身上皮肤无一处完好。形容全身都遭受创伤。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十五:窦平等皆朝士搒掠,身无完肤,皆衔冤自诬。亦作体无完肤。
国语辞典身上皮肤无一处完好。形容全身都遭受创伤。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一五》:「窦平等皆朝士搒掠,身无完肤,皆衔冤自诬。」也作「体无完肤」。
成语词典版01.《东周列国志.第九七回》:「魏齐亲自下视,见范雎断胁折齿,身无完肤。」
出处《三国志·魏书·邓艾传》“子忠与艾俱死”裴松之注引《世语》:“师纂亦与艾俱死……死之日体无完皮。”
其他释义①指被打得遍体鳞伤。②比喻遭到攻击或破坏后难以自存的局面。
1.“颇闻京门士大夫,遭虐尤甚,……虽巨富之家,寡有全者,刻密云一带,龙种所聚,大都面有饥色,身无完肤。
2.他自己现在也是身无完肤,血流如注。
3.村干部梁贵武被日军拉出后,被施以木棍枪托打、开水烫、烟熏火烤等酷刑,浑身皮开肉绽身无完肤,但是仍不屈服,结果被日军枪杀。
4.君不见,贯高当时白赵王,身无完肤犹自强?今日蛾眉亦能尔,千载同闻侠骨香!含颦带笑出狴犴,寄声合眼闭眉汉。查字典造句网www。chazidian。com
5.君不见,贯高当时白赵王,身无完肤犹自强?今日蛾眉亦能尔,千载同闻侠骨香!含颦带笑出狴犴,寄声合眼闭眉汉。(www.chazidian.com/zj-157009/查字典造句网)
6.吴自姜疏出,攻击叠至,身无完肤,旋卒于伍,寻至夺谥。◎明·沈德符《野获编·台省·御史大夫被论》
读音:shēn
[shēn]
(1)(名)身体:~上。
(2)(名)指生命:奋不顾~。
(3)(名)自己;本身:以~作则。
(4)(名)人的品格和修养:修~。
(5)(名)物体的中部或主要部分:车~|船~。
(6)(名)(~儿)(量)用于衣服:做两~儿制服。
读音:wú,mó
[wú]
[ wú ]1.没有,与“有”相对;不:无辜。无偿。无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无度。无端(无缘无故)。无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无非(只,不过)。无动于衷。无所适从。
[ mó ]南无,也作“南谟”。佛教用语,常用于佛、菩萨名或经书题名之前,表示对佛和佛法的尊敬,含“归敬”、“敬礼”的意思。如:南无阿弥陀佛。
读音:wán
[wán]
(1)(形)消耗尽;没有剩的:~毕。
(2)(动)完结;完成:~工|~稿。
(3)(动)交纳(赋税):~粮。
(4)姓。
读音:fū
[fū]
(名)皮肤:切~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