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假之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假之

假之

【拼音】:jiǎ zhī

【注音】:ㄐ一ㄚˇㄓ

【结构】:假(左右结构)之(独体结构)

【简体】:假之

【繁体】:假之

解释

词语解释假若。假之[jiǎzhī]⒈假若。

引证解释⒈假若。引《荀子·正名》:“假之有人而欲南、无多,而恶北、无寡,岂为夫南者之不可尽也,离南行而北走也哉!”《荀子·性恶》:“假之人有弟兄资财而分者,且顺情性,好利而欲得,若是则兄弟相拂夺矣。”王引之《经传释词》卷九:“之,犹‘若’也……《荀子·正名》篇曰:‘假之有人欲南而恶北。’《性恶》篇曰:‘假之有弟兄资财而分者。’‘假之’,皆谓‘假若’也。”《战国策·魏策四》:“假之得幸,庸必为我用乎?”

网络解释假之假之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jiǎzhī,意思是假若。

综合释义假若。《荀子·正名》:“假之有人而欲南、无多,而恶北、无寡,岂为夫南者之不可尽也,离南行而北走也哉!”《荀子·性恶》:“假之人有弟兄资财而分者,且顺情性,好利而欲得,若是则兄弟相拂夺矣。”王引之《经传释词》卷九:“之,犹‘若’也……《荀子·正名》篇曰:‘假之有人欲南而恶北。’《性恶》篇曰:‘假之有弟兄资财而分者。’‘假之’,皆谓‘假若’也。”《战国策·魏策四》:“假之得幸,庸必为我用乎?”假若也。《荀子·正名》:「假之有人而欲南无多,而恶北无寡。」;清、王引之《经传释词·卷九》:「之字下云:『假之皆谓假若也。』。」王氏又云:「僖公三十三年《左传》曰:『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宣公十二年传曰:『楚之无恶,除备而盟,何损于好,若以恶来,有备不败。』成公二年传曰:『大夫之许,寡人之愿也。若其不许,亦将见也。』皆上言之,而下言若,之亦若也。互文耳。」

汉语大词典假若。《荀子·正名》:“假之有人而欲南、无多,而恶北、无寡,岂为夫南者之不可尽也,离南行而北走也哉!”《荀子·性恶》:“假之人有弟兄资财而分者,且顺情性,好利而欲得,若是则兄弟相拂夺矣。”王引之《经传释词》卷九:“之,犹‘若’也……《荀子·正名》篇曰:‘假之有人欲南而恶北。’《性恶》篇曰:‘假之有弟兄资财而分者。’‘假之’,皆谓‘假若’也。”《战国策·魏策四》:“假之得幸,庸必为我用乎?”

其他解释假若也。《荀子·正名》:「假之有人而欲南无多,而恶北无寡。」;清、王引之《经传释词·卷九》:「之字下云:『假之皆谓假若也。』。」王氏又云:「僖公三十三年《左传》曰:『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宣公十二年传曰:『楚之无恶,除备而盟,何损于好,若以恶来,有备不败。』成公二年传曰:『大夫之许,寡人之愿也。若其不许,亦将见也。』皆上言之,而下言若,之亦若也。互文耳。」

英语rotatee

其他释义1.假若。

假之造句更多 >>

1.走出学校后的生活不像在学校一样有学期之分,也没有暑假之说。没有几位老板乐于帮你发现自我,你必须依靠自己去完成。

2.从前一直都觉得,知识嘛学到就好了,学过了之后从来都不用去复习,只是在考试前几天临时抱佛脚似的随意翻看一下课本、笔记应付了事。可是在寒假之后再次跑步训练,那力不从心的感受让我明白了:学习是每天的事!

3.这是一个“摹古”造假之“改款”型成品的经典案例,现在揭示它似有点“铁证如山”,无可辨驳的意味。

4.明辨了这端砚的真假之后,苏游又仔细的看了一下这端砚的材料,苏游猜测,这砚石应该取料于端溪的下岩石,颜色较深紫,砚堂处又恰有一块蕉叶白,这安排十分巧妙。

5.开足马力迈开步子,迎接长假之后工作的开始。让你摆脱假日的综合症,让你工作烦恼甩干净,让你工作任我行,让你快乐的如假期一样。

6.使天假之年,纵其所至,则其融哲史两方面,而特辟一境地,恢前业而开方来,非荫麟其谁属乎?

7.如果天假之年,他的成就一定更为可观。

8.站在珠穆朗玛峰给你发信息,不切实际;走在撒哈拉沙漠给你发信息,没那勇气;还是趁端午节放假之际,问候祝福你:祝安康如意,幸福无敌,端午快乐!

9.因此像刚家珍这样的妈咪便挑选年龄小的女孩儿,再植处女膜后去瞒天昧地,造假之风也就应运而生。

10.纵使长假之前,大众点评和美团的一线的员工如何杀得眼红脖子粗,只要双方的投资人和创始人意识到合作是最大的利益点,立马可以坠入爱河,如胶似膝。

字义分解

读音:jiǎ,jià

[jiǎ]

[ jiǎ ]

1. 不真实的,不是本来的,与“真”相对:假山。假话。假冒。假释。假死。虚假。真假。弄虚作假。

2. 借用,利用:假借。假货。假道(借路)。假手(利用他人为自己办事)。假公济私。不假思索(用不着想)。

3. 〔假名〕日本文所用的字母,多借用汉字的偏旁。楷书称“片假假”,草书称“平假假”。

4. 据理推断,有待验证的:假设。假使。假令。假如。假若。

[ jià ]

1. 照规定或经请求批准暂时离开工作或学习场所:假日。假条。病假。

读音:zhī

[zhī]

[ zhī ]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假之相关成语

假之相关词语

关于假之的诗词更多 >>

解释包含假之的单词更多 >>

包含假之的歇后语

上一个:等之

下一个:总之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