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梗
【拼音】:duàn gěng
【注音】:ㄉㄨㄢˋㄍㄥˇ
【结构】:断(左右结构)梗(左右结构)
【繁体】:斷梗
词语解释折断的苇梗。比喻漂泊不定。断梗[duàngěng]⒈折断的苇梗。⒉比喻漂泊不定。
引证解释⒈折断的苇梗。引唐李贺《咏怀》之一:“梁王与武帝,弃之如断梗。”宋周邦彦《宴清都》词:“寒吹断梗,风翻暗雪,洒窗填户。”⒉比喻漂泊不定。参见“断梗浮萍”、“断梗飘蓬”。引元曹伯启《再和陈爱山》:“乾坤双断梗,身世一芳樽。”明杨珽《龙膏记·空访》:“一别芳容悲断梗,千年幽恨正难平。”夏曾佑《送汪毅白》诗:“江湖断梗藩龙翼,一槎生平负典坟。”
综合释义折断的苇梗。唐李贺《咏怀》之一:“梁王与武帝,弃之如断梗。”宋周邦彦《宴清都》词:“寒吹断梗,风翻暗雪,洒窗填户。”比喻漂泊不定。元曹伯启《再和陈爱山》:“乾坤双断梗,身世一芳樽。”明杨珽《龙膏记·空访》:“一别芳容悲断梗,千年幽恨正难平。”夏曾佑《送汪毅白》诗:“江湖断梗藩龙翼,一槎生平负典坟。”参见“断梗浮萍”、“断梗飘蓬”。断梗[duàngěng]
汉语大词典(1).折断的苇梗。唐李贺《咏怀》之一:“梁王与武帝,弃之如断梗。”宋周邦彦《宴清都》词:“寒吹断梗,风翻暗雪,洒窗填户。”(2).比喻漂泊不定。元曹伯启《再和陈爱山》:“乾坤双断梗,身世一芳樽。”明杨珽《龙膏记·空访》:“一别芳容悲断梗,千年幽恨正难平。”夏曾佑《送汪毅白》诗:“江湖断梗藩龙翼,一槎生平负典坟。”参见“断梗浮萍”、“断梗飘蓬”。
其他释义1.折断的苇梗。2.比喻漂泊不定。
1.几年来,他下过煤窑,当过矿工,漂蓬断梗,四海为家,饱尝了人间冷暖与艰辛。
2.噫嘻!蜂蝶无媒交接,影何至断梗浮萍?鸾凤有意雨和鸣,全仗牙床锦被。
3.家庭、事业均告失败,自此他便有如断梗飘萍,在外过了二十多年的流浪生活。
4.浮萍断梗,聚散何常,此日重墙间隔,几同万里迢遥,一面之缘,千金难买。
5.我在北京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我不再怀疑自己,我开始知足常乐,我不再有浮萍断梗的感觉。
6.昔日四代同堂、人丁兴旺、欢声笑语、红红火火的一个大家族,只剩下我一个断梗飘蓬沦落异乡形影相吊。
7.这一剑怎与本门剑法中的‘断梗飘蓬’如此相似?
8.谁会在乎黄昏中这样一个断梗飘萍般的女子?夕阳尽头,有僧袍在飘动。
9.谁会在乎黄昏中这样一个断梗飘萍般的女子?
10.不幸的是,现在,他孤身一人,没有朋友的陪伴,在这个莫大的世界里,有如漂蓬断梗。
读音:duàn
[duàn]
1.(长形的东西)分成两段或几段:砍~。割~。绳子~了。
2.断绝;隔绝:~水。~电。~奶。~了关系。音讯~了。
3.间断:她每天都来给老人洗衣、做饭,从没有~过。
4.拦截:把对方的球~了下来。
5.戒除(烟酒):~烟。~酒。
6.姓。
7.判断;决定:~语。诊~。独~专行。这个案子~得公道。
8.绝对;一定(多用于否定式):~无此理。~不能信。
读音:gěng
[gěng]
(1)(名)(~儿)某些植物的枝或茎:花~|菠菜~儿|高粱~儿。
(2)(动)挺直:~着脖子。
(3)(形)直爽:~直。
(4)(形)〈书〉顽固:顽~。
(5)(动)阻塞;妨碍:~塞|从中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