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子
【拼音】:jí xìng zi
【注音】:ㄐ一ˊㄒ一ㄥˋㄗˇ
【词性】:名词、形容词。
【结构】:急(上下结构)性(左右结构)子(独体结构)
【简体】:急性子
【繁体】:急性子
词语解释急性子jíxìngzi。(1)见“急性人”。(2)性情急躁。急性子[jíxìngzi]⒈见“急性人”英snapper;impatuousperson;⒉性情急躁。英impatientdisposition;
基础解释1.容易激动、脾气急躁的人。2.性情急躁的人。
引证解释⒈性情急躁。引元尚仲贤《柳毅传书》第三折:“他须不仁,你也太急性子。若上帝不见谅时,怎么是好。”《官场现形记》第四七回:“卑府是个急性子的人,凡事到手,总得办掉了纔睡得着觉。”⒉指性情急躁的人。引华山《山中海路》二:“彦继学,天生一个急性子,屋里总是坐不住。”⒊凤仙花种子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六·凤仙》。
网络解释急性子(植物)急性子为凤仙花科植物凤仙的种子。秋季,果实成熟后采收,除去果皮等杂质,晒干。干燥种子略呈扁球形至扁卵圆形,长2.5~3毫米,宽2~3毫米。种皮赤褐色,或棕色,表面密布小窝点及橙黄色短条纹。种脐位于种子的狭端,稍突出,质坚硬,以颗粒饱满者为佳:含风仙甾醇、帕灵锐酸、皂甙、脂肪油、多糖、蛋白质、氨基酸、挥发油,以及槲皮素的多糖甙和山柰酚的衍生物等黄酮类。
综合释义性情急躁。元尚仲贤《柳毅传书》第三折:“他须不仁,你也太急性子。若上帝不见谅时,怎么是好。”《官场现形记》第四七回:“卑府是个急性子的人,凡事到手,总得办掉了纔睡得着觉。”指性情急躁的人。华山《山中海路》二:“彦继学,天生一个急性子,屋里总是坐不住。”凤仙花种子的别名。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六·凤仙》。
汉语大词典(1).性情急躁。元尚仲贤《柳毅传书》第三折:“他须不仁,你也太急性子。若上帝不见谅时,怎么是好。”《官场现形记》第四七回:“卑府是个急性子的人,凡事到手,总得办掉了才睡得着觉。”(2).指性情急躁的人。华山《山中海路》二:“彦继学,天生一个急性子,屋里总是坐不住。”凤仙花种子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六·凤仙》。
国语辞典性情急躁。急性子[jíxìngzi]⒈性情急躁。引元·尚仲贤《柳毅传书·第三折》:「他须不仁,你也太急性子,若上帝不见谅时,怎么是好?」《文明小史·第八回》:「谁知这教士是个急性子的,而且又最热心。」反慢性子英语impetuousperson,excitableperson法语emporté,impétueux,irascible
辞典修订版性情急躁。元.尚仲贤《柳毅传书.第三折》:「他须不仁,你也太急性子,若上帝不见谅时,怎么是好?」《文明小史.第八回》:「谁知这教士是个急性子的,而且又最热心。」
辞典简编版急躁的个性。 【造句】他的急性子使他老是得罪人。个性急躁的人。 【造句】他是个急性子,一遇事情总想尽快解决。
其他释义①性情急躁:~人。②性情急躁的人:他是个~,总要一口气把话说完。
近义词 慢性子
1.要看是什么事情了,是出于关心,还是急性子,还是性格,还是就是讨厌你。
2.我虽很欣赏他那从容不迫的气度,但就改不了自己的急性子。
3.慢慢跟他算账,来日放长,记住,他急性子就小火慢炖,先做点好吃的,叫他一起,然后笑着当着他面一个人吃完。
4.杜伏威是个急性子,恼怒至极时,取出身后硬弓,便要朝城门斥候射击,被辅公?一把拉住。
5.乌瑟斯的巧辩,让拜罗一时也无法做出定夺,麦克蛮锤的急性子上来了,吼道“乌瑟斯,你少在那里狡辩,你以为我抓不到诚慕斯就拿你没辙了吗?”。
6.没拦到车的人就躲在当近的屋檐下或者店铺内,像排队等候公厕得急性子,搓手顿脚。
7.哦?那你们聊完了吗?林,我们该出发了,姬雅和吉柏估计都已经到了,她们两个可都是急性子。
8.急性子的夏雨匆匆的从天空落下,一点也不歇息。
9.好吧,我承认自己是个急性子旳人,可这次,我奇怪的是自己为什么没有急眼呢。
10.家里有个辣妹子,风风火火急性子,实实在在直肠子,健健康康好身子,白白净净美坯子,你是我的白娘子,恩恩爱爱一辈子。
读音:jí
[jí]
(1)(形)想要马上达到某种目的而激动不安;着急
(2)(动)使着急:火车快开了;他还不来;实在~人。
(3)(形)容易发怒;急躁:~性子|没说上三句话他就~了。
(4)(形)很快而且猛烈;急促:~雨|~转弯|水流很~|炮声甚~|话说得很~。
(5)(形)急迫;紧急:~事|~件。
(6)(名)紧急严重的事情:告~|救~|当务之~。
(7)(动)对大家的事或别人的困难;赶快帮助:~公好义|~人之难(nàn)。
读音:xìng
[xìng]
(1)(名)性格:个~|耐~|天~。
(2)(名)性能;性质:弹~|药~|油~。
(3)(名)在思想、感情等方面的表现:党~|纪律~。
(4)(形)有关生物的生殖或性欲的:~器官|~行为|~生活。
(5)(名)性别:男~|女~|雄~|雌~。
(6)(名)表示名词(以及代词、形容词)的类别的语法范畴。
读音:zǐ
[zi]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
)。棋子儿。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