翦绺
【拼音】:jiǎn liǔ
【结构】:翦(上下结构)绺(左右结构)
【简体】:翦绺
【繁体】:翦綹
词语解释亦作“翦柳”。
基础解释亦作“翦柳”,古时一种竞技游戏。
引证解释亦作“翦柳”。剪破他人衣衫,掏取财物,即扒窃。元岳伯川《铁拐李》第一折:“这老子倒乖,哄的我低头自取,你却叫有翦綹的,倒着你的道儿。”元无名氏《渔樵记》第二折:“由你写!或是跳墙驀圈,翦柳搠包儿,做上马强盗,白昼抢夺,或是认道士,认和尚,养汉子,你则管写不妨事。”明吾丘瑞《运甓记·纫衣被贼》:“撇白翦綹,当做顽皮;走脊飞簷,视同儿戏。”清冯桂芬《与李方赤太守书》:“北寺一带,夙为丐藪,翦綹、挖包、抢帽之事,日不絶闻。”
网络解释翦绺翦绺是一个词语,意思是剪破他人衣衫,掏取财物的。
综合释义亦作“翦柳”。剪破他人衣衫,掏取财物,即扒窃。元岳伯川《铁拐李》第一折:“这老子倒乖,哄的我低头自取,你却叫有翦綹的,倒着你的道儿。”元无名氏《渔樵记》第二折:“由你写!或是跳墙驀圈,翦柳搠包儿,做上马强盗,白昼抢夺,或是认道士,认和尚,养汉子,你则管写不妨事。”明吾丘瑞《运甓记·纫衣被贼》:“撇白翦綹,当做顽皮;走脊飞簷,视同儿戏。”清冯桂芬《与李方赤太守书》:“北寺一带,夙为丐藪,翦綹、挖包、抢帽之事,日不絶闻。”翦绺[jiǎnliǔ]剪开他人衣带以窃取钱财。亦用于泛称扒手。元.岳伯川《铁拐李.第一折》:「这老子倒乖,哄的我低头自取。你却叫有翦绺的,倒着你的道儿。」也作「剪绺」、「翦柳」。
辞典修订版剪开他人衣带以窃取钱财。亦用于泛称扒手。元.岳伯川《铁拐李.第一折》:「这老子倒乖,哄的我低头自取。你却叫有翦绺的,倒着你的道儿。」也作「剪绺」、「翦柳」。
国语词典剪开他人衣带以窃取钱财。亦用于泛称扒手。元.岳伯川《铁拐李.第一折》:「这老子倒乖,哄的我低头自取。你却叫有翦绺的,倒著你的道儿。」也作「剪绺」、「翦柳」。
读音:jiǎn
[jiǎn]
(名)姓。
读音:liǔ
[liǔ]
(~儿)量词;线麻、头发、胡须等细丝状的东西许多根顺着聚在一起叫一绺:一~丝线|三~儿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