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旌
【拼音】:lián jīng
【注音】:ㄌ一ㄢˊㄐ一ㄥ
【结构】:连(半包围结构)旌(左右结构)
【繁体】:連旌
词语解释1.犹连旗。连旌[liánjīng]⒈犹连旗。
基础解释犹连旗。
引证解释⒈犹连旗。引南朝宋鲍照《从临海王上荆初发新渚诗》:“云艫掩江汜,千里被连旌。”隋薛道衡《渡北河诗》:“连旌映潊浦,叠鼓拂沙洲。”
网络解释连旌连旌是一个汉字词语,拼音是liánjīng,意思是连旗。
综合释义犹连旗。南朝宋鲍照《从临海王上荆初发新渚诗》:“云艫掩江汜,千里被连旌。”隋薛道衡《渡北河诗》:“连旌映潊浦,叠鼓拂沙洲。”
网友释义连旌(连旌)拼音:liánjīng解释:犹连旗。出处:南朝·宋·鲍照《从临海王上荆初发新渚诗》:“云舻掩江汜,千里被连旌。”隋·薛道衡《渡北河诗》:“连旌映潊浦,叠鼓拂沙洲。”
汉语大词典犹连旗。南朝宋鲍照《从临海王上荆初发新渚诗》:“云舻掩江汜,千里被连旌。”隋薛道衡《渡北河诗》:“连旌映溆浦,叠鼓拂沙洲。”
读音:lián
[lián]
(1)(动)相连;连接。(副)连续;接续;继续(表示前后没有断开)
(2)(动)相连;连接。(介)包括在内
(3)(动)相连;连接。(名)军队的编制单位;由若干排组成。
(4)(动)相连;连接。(Lián)姓。
(5)(介)表示强调某一词组(下文多有‘也;都’等跟它呼应);含有“甚而至于”之意:她臊得~脖子都红了|你怎么~他也不认识。
读音:jīng
[jīng]
(1)(名)古代的一种旗子;旗杆顶上用五色羽毛做装饰。
(2)旌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