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钉锤
【拼音】:qiāo dīng chuí
【注音】:ㄑ一ㄠㄉ一ㄥㄔㄨㄟˊ
【结构】:敲(左右结构)钉(左右结构)锤(左右结构)
【繁体】:敲釘錘
词语解释亦作'敲钉锤'。亦作'敲竹竿'。
基础解释亦作/'敲钉锤/'。亦作/'敲竹竿/'。
引证解释⒈见“敲钉鎚”。亦作“敲钉锤”。亦作“敲竹竿”。参见“敲竹槓”。引孙锦标《通俗常言疏证·货财》:“《金陵杂志》:‘敲钉鎚、一名敲竹竿,不当取之财而取之之谓。今上海谓之敲竹槓是也。’”李劼人《天魔舞》第六章:“已经交过十万了,现在又另要开刀费十万,岂不是故意敲钉锤?”
综合释义见“敲钉鎚”。亦作“敲钉锤”。亦作“敲竹竿”。孙锦标《通俗常言疏证·货财》:“《金陵杂志》:‘敲钉鎚、一名敲竹竿,不当取之财而取之之谓。今上海谓之敲竹槓是也。’”李劼人《天魔舞》第六章:“已经交过十万了,现在又另要开刀费十万,岂不是故意敲钉锤?”参见“敲竹槓”。
汉语大词典见“敲钉锤”。亦作“敲钉锤”。亦作“敲竹竿”。孙锦标《通俗常言疏证·货财》:“《金陵杂志》:‘敲钉锤、一名敲竹竿,不当取之财而取之之谓。今上海谓之敲竹杠是也。’”李劼人《天魔舞》第六章:“已经交过十万了,现在又另要开刀费十万,岂不是故意敲钉锤?”参见“敲竹杠”。《汉语大词典》:敲竹杠(敲竹杠) 拼音:qiāozhúgàng利用别人的弱点或借某种口实索取财物,或抬高价格。《官场现形记》第十七回:“兄弟敲竹杠,也算会敲的了,难道这里头还有竹杠不成?”亦作“敲竹杠”。鲁迅《书信集·致郑振铎》:“《木刻纪程》是用原木版印的,因为版面不平,被印刷厂大敲竹杠,上当不浅。”丁西林《三块钱国币》:“这样的三间破房子,一个月要四十块钱的房租。打仗以前,连四块钱都没有人要,简直是硬敲竹杠!”见“敲竹杠”。
其他释义1.亦作'敲钉锤'。亦作'敲竹竿'。
读音:qiāo
[qiāo]
(1)(动)在物体上面打;使发出声音:~打|推~|零~碎打|旁~侧击。
(2)(动)敲竹杠:~诈。
读音:dīng,dìng
[dīng]
[ dīng ]1. 竹木、金属制成的呈条形的、可以打入他物的东西:钉子。钉锤。斩钉截铁。
2. 紧跟着不放松:钉梢(同“盯梢”)。
3. 督促,催问:钉问。
[ dìng ]1. 把钉或楔子打入他物,把东西固定或组合起来:钉马掌。钉箱子。
2. 缝缀:钉钮扣。
读音:chuí
[chuí]
(1)(名)敲打东西的工具:铁~。
(2)(动)用锤敲打:千~百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