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凡
【拼音】:dōu fán
【注音】:ㄉㄡㄈㄢˊ
【结构】:都(左右结构)凡(独体结构)
词语解释1.大凡,大概。2.总共。都凡[dōufán]⒈大凡,大概。⒉总共。
基础解释大凡,大概。总共。
引证解释⒈大凡,大概。引宋韩维《孔先生以仙长老山水略录见约同游作诗答之》:“书之远寄龙山下,云此仅止存都凡。”⒉总共。引《清史稿·刑法志一》:“三年书成,五年颁布。盖《明律》以《名例》居首,其次则分隶於六部,合计三十门,都凡四百六十条。”
网络解释都凡都凡,是汉语词语,拼音是dōufán,释义为大凡,大概。或总共。
综合释义大凡,大概。宋韩维《孔先生以仙长老山水略录见约同游作诗答之》:“书之远寄龙山下,云此仅止存都凡。”总共。《清史稿·刑法志一》:“三年书成,五年颁布。盖《明律》以《名例》居首,其次则分隶於六部,合计三十门,都凡四百六十条。”都凡[dōufán]
网友释义都凡1.意思是指:大凡,大概。引用于:宋韩维《孔先生以仙长老山水略录见约同游作诗答之》:“书之远寄龙山下,云此仅止存都凡。”2.意思是指:总共。引用于:《清史稿·刑法志一》:“三年书成,五年颁布。盖《明律》以《名例》居首,其次则分隶於六部,合计三十门,都凡四百六十条。”
汉语大词典(1).大凡,大概。宋韩维《孔先生以仙长老山水略录见约同游作诗答之》:“书之远寄龙山下,云此仅止存都凡。”(2).总共。《清史稿·刑法志一》:“三年书成,五年颁布。盖《明律》以《名例》居首,其次则分隶于六部,合计三十门,都凡四百六十条。”
读音:dū,dōu
[dōu]
[ dū ]1. 大都市:都市。都会。通都大邑。
2. 一国的最高行政机关所在的地方,京城:首都。国都。京都。建都。
3. 美好:“雍容闲雅,甚都”。都丽。都雅。
4. 总:都为一集。
5. 居:“都卿相之位”。
6. 古代称头目、首领。
7. 姓。
[ dōu ]1. 全,完全:都要。功课学得都不错。
2. 表示语气的加重:一动都不动。
读音:fán
[fán]
(1)(名)指人世间(宗教或迷信的说法):天仙下~。
(2)(副)平常:平~。
(3)(副)凡是;所有:全书~十六卷。
(4)(副)大概、要略:大~。
(5)(名)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做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