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狐
【拼音】:yě hú
【注音】:一ㄝˇㄏㄨˊ
【结构】:野(左右结构)狐(左右结构)
词语解释1.即狐狸。2.见'野狐禅'。
基础解释见/'野狐禅/',佛教用语。指错解的佛法。由错解佛法将堕「野狐身」的典故演变而来,见《五灯会元.卷三.百丈怀海禅师》。宋.苏轼〈常州太平寺法华院薝卜亭醉题〉诗:「何似东坡铁柱杖,一时惊起野狐禅。」后泛指胡说八道,邪道异端。《儒林外史.第一一回》:「若是八股文章欠讲究,任你做出甚么来,都是野狐禅,邪魔外道!」见/'野狐禅/'。
引证解释⒈即狐狸。引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州桥夜市》:“王楼前貛儿野狐肉,脯鷄。”⒉见“野狐禪”。
网络解释野狐野狐是中国民间传说中邪恶狐狸精的总称,也被称为地狐、中狐或宙狐。
综合释义即狐狸。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州桥夜市》:“王楼前貛儿野狐肉,脯鷄。”见“野狐禪”。
网友释义野狐是汉族民间传说中邪恶狐狸精的总称,也被称为地狐、中狐或宙狐。野狐,真名胡李平,1965年生,湖南衡山人。毕业于衡阳医学院、北京广播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作家、书法家、医生。现专业从事医学科学研究,文学、书画创作有成。
汉语大词典(1).即狐狸。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州桥夜市》:“王楼前獾儿野狐肉,脯鸡。”(2).见“野狐禅”。
1.朝露昙花,咫尺天涯,人道是黄河十曲,毕竟东流去。八千年玉老,一夜枯荣,问苍天此生何必?昨夜风吹处,落英听谁细数。九万里苍穹,御风弄影,谁人与共?千秋北斗,瑶宫寒苦,不若神仙眷侣,百年江湖。树下野狐
2.命运的轮回,就像是一个美丽而凶险的涡旋,明知那下面黑暗莫测,仍然不能遏制地向下跳跃。树下野狐
3.夜谈者,谈游魂野狐,聊世间鬼怪,志浮世异事,权当闲时谈资,付诸一笑罢了。
4.一般说来,有野气、匪气、霸气的画家,常常不免纵横气、江湖气、野狐禅气。
5.其实对今日来说,史料并无生僻与否的意义,不能说打上官家字样的二十四史属客观存在,别的就都是野狐禅了。
6.前世,他穷苦出身,修得一身野狐禅,纵横官场,为壮志凌云。
7.正道盟自第七任盟主得奇遇以来,所修已经由不入流的野狐禅式的功法转为修行神通的本命大法,因此整个正道盟的实力自然天变地化的增强了。
8.当然仪式不见得最少,中国人历来对赵公元帅的礼拜最勤,对关公的作揖最多,但这算是信仰吗?其实,不管有多少野狐禅,信的是钱,仰的是利而已。
9.禅门如何,老和尚没有细说,刘屠狗也一直没搞清楚老和尚选徒弟的标准是啥,用野狐禅师的话说就是“禅门广大,只度有缘”。
10.我和小昊昊去买东西了,怎么了?野狐禅!你敢凶我?信不信我家小昊昊咬死你!
读音:yě
[yě]
(1)(名)野外:~地|~外。
(2)(名)界限:视~。
(3)(名)指不当政的地位:在~|下~。
(4)(形)不是人所饲养或培植的(动物或植物):~花|~草|~兽。
(5)(形)蛮横不讲理;粗鲁没礼貌:~蛮|粗~|撒~。
(6)(形)不受约束:~性|玩~了。
读音:hú
[hú]
(1)(名)哺乳动物的一属;形状略像狼;面部较长;耳朵三角形;尾巴长;毛通常赤黄色。性狡猾多疑;昼伏夜出;吃野鼠、鸟类、家禽等。毛皮可做衣物。较常见的草狐和赤狐。通称狐狸。
(2)(Hú)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