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龙角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龙角

龙角

【拼音】:lóng jiǎo

【注音】:ㄌㄨㄥˊㄐ一ㄠˇ

【结构】:龙(独体结构)角(上下结构)

【繁体】:龍角

解释

词语解释龙的角。喻指龙角状的东西。犹日角。帝王之相。龙角地。旧时堪舆家认为最吉的葬地。指东方苍龙星座。龙角[lóngjiǎo]⒈龙的角。喻指龙角状的东西。犹日角。帝王之相。龙角地。旧时堪舆家认为最吉的葬地。指东方苍龙星座。

基础解释1.龙的角。2.喻指龙角状的东西。3.犹日角。帝王之相。4.龙角地。旧时堪舆家认为最吉的葬地。5.指东方苍龙星座。

引证解释⒈龙的角。引《南齐书·齐始兴简王鉴传》:“﹝永明﹞五年,鑑献龙角一枚,长九尺三寸,红色,有文。”唐曹唐《小游仙诗》之八五:“频着金鞭打龙角,为嗔西去上天迟。”⒉喻指龙角状的东西。此喻竖起的帽角。引宋陈师道《登凤凰山怀子瞻》诗:“孤高伏龙角,浮图刺云汉。”金元好问《过晋阳故城书事》诗:“君不见繫舟山头龙角秃,白塔一摧城復没。”郝树侯注:“繫舟山,在太原市北一百餘里。北宋统治者以晋阳为龙城,繫舟山高峙其北,正是龙头。所以毁晋阳后,又把繫舟山的山顶剷平,拔掉龙角。”此喻山峰。元萨都剌《题元符宫东秀轩又名日观》诗:“竹园笋出穿龙角,松树年深长鹤孙。”此喻新笋。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三:“五代帝王多裹朝天幞头,二脚上翘,四方僭位之主各创新样……湖南马希范二角左右长尺餘,谓之龙角,人或误触之,则终日头痛。”⒊龙角地。旧时堪舆家认为最吉的葬地。参见“龙耳”。引《晋书·郭璞传》:“璞尝为人葬,帝微服往观之,因问主人何以葬龙角。”《葬书语·张约相崔巽墓》:“安龙头,枕龙角,不三年,自消鑠。”⒋犹日角。帝王之相。引前蜀贯休《大蜀高祖潜龙日献陈情偈颂》:“龙角日角,紫气盘屈。”⒌指东方苍龙星座。引《史记·天官书》:“杓携龙角,衡殷南斗。”裴駰集解引孟康曰:“杓,北斗杓也。龙角,东方宿也。”《新唐书·天文志一》:“阳气自明堂渐升,达於龙角,曰寿星。”

网络解释龙角(汉语词汇)龙角,汉语词汇,释义为龙的角或指龙角状的东西。

综合释义龙的角。《南齐书·齐始兴简王鉴传》:“﹝永明﹞五年,鑑献龙角一枚,长九尺三寸,红色,有文。”唐曹唐《小游仙诗》之八五:“频着金鞭打龙角,为嗔西去上天迟。”喻指龙角状的东西。宋陈师道《登凤凰山怀子瞻》诗:“孤高伏龙角,浮图刺云汉。”金元好问《过晋阳故城书事》诗:“君不见繫舟山头龙角秃,白塔一摧城復没。”郝树侯注:“繫舟山,在太原市北一百餘里。北宋统治者以晋阳为龙城,繫舟山高峙其北,正是龙头。所以毁晋阳后,又把繫舟山的山顶剷平,拔掉龙角。”此喻山峰。元萨都剌《题元符宫东秀轩又名日观》诗:“竹园笋出穿龙角,松树年深长鹤孙。”此喻新笋。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三:“五代帝王多裹朝天幞头,二脚上翘,四方僭位之主各创新样……湖南马希范二角左右长尺餘,谓之龙角,人或误触之,则终日头痛。”此喻竖起的帽角。龙角地。旧时堪舆家认为最吉的葬地。《晋书·郭璞传》:“璞尝为人葬,帝微服往观之,因问主人何以葬龙角。”《葬书语·张约相崔巽墓》:“安龙头,枕龙角,不三年,自消鑠。”参见“龙耳”。犹日角。帝王之相。前蜀贯休《大蜀高祖潜龙日献陈情偈颂》:“龙角日角,紫气盘屈。”指东方苍龙星座。《史记·天官书》:“杓携龙角,衡殷南斗。”裴駰集解引孟康曰:“杓,北斗杓也。龙角,东方宿也。”《新唐书·天文志一》:“阳气自明堂渐升,达於龙角,曰寿星。”

汉语大词典(1).龙的角。《南齐书·齐始兴简王鉴传》:“﹝永明﹞五年,鉴献龙角一枚,长九尺三寸,红色,有文。”唐曹唐《小游仙诗》之八五:“频着金鞭打龙角,为嗔西去上天迟。”(2).喻指龙角状的东西。宋陈师道《登凤凰山怀子瞻》诗:“孤高伏龙角,浮图刺云汉。”金元好问《过晋阳故城书事》诗:“君不见系舟山头龙角秃,白塔一摧城复没。”郝树侯注:“系舟山,在太原市北一百馀里。北宋统治者以晋阳为龙城,系舟山高峙其北,正是龙头。所以毁晋阳后,又把系舟山的山顶铲平,拔掉龙角。”此喻山峰。元萨都剌《题元符宫东秀轩又名日观》诗:“竹园笋出穿龙角,松树年深长鹤孙。”此喻新笋。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三:“五代帝王多裹朝天幞头,二脚上翘,四方僭位之主各创新样……湖南马希范二角左右长尺馀,谓之龙角,人或误触之,则终日头痛。”此喻竖起的帽角。(3).龙角地。旧时堪舆家认为最吉的葬地。《晋书·郭璞传》:“璞尝为人葬,帝微服往观之,因问主人何以葬龙角。”《葬书语·张约相崔巽墓》:“安龙头,枕龙角,不三年,自消铄。”参见“龙耳”。(4).犹日角。帝王之相。前蜀贯休《大蜀高祖潜龙日献陈情偈颂》:“龙角日角,紫气盘屈。”(5).指东方苍龙星座。《史记·天官书》:“杓携龙角,衡殷南斗。”裴骃集解引孟康曰:“杓,北斗杓也。龙角,东方宿也。”《新唐书·天文志一》:“阳气自明堂渐升,达于龙角,曰寿星。”

其他释义1.龙的角。2.喻指龙角状的东西。3.龙角地。旧时堪舆家认为最吉的葬地。4.犹日角。帝王之相。5.指东方苍龙星座。

龙角造句更多 >>

1.红的淌血的龙角,恣睢的龙须不从虚空,桀骜风中。

2.而此时,怀古城方向,忽然一骑飙至,此人身着狮盔银铠,头生龙角,玉面飞霜;目如星,体赛狼,跋扈飞扬。

3.在灵鸠的视线里,看到一头熟悉的白龙从地底飞跃出来,它美丽又充满力量的身体在空中翻滚,龙角上的锁链一寸寸的崩裂,白龙嘴里连续发出长啸,就好像是走出捆牢的飞鸟。

4.龙首扬正气,龙尾荡清风,龙口吐瑞气,龙睛放祥光,龙须书经典,龙角承孝慈,龙爪崇仁德,龙胆报国忠,龙心存善念,龙子壮国威。

5.二月二龙抬头,祝你事业如龙腾步步高升,爱情如龙须长长久久,钞票如龙鳞层层叠叠,生活如龙角向前有奔头,前程如龙眼闪亮锦绣!

6.金龙换上新衣,给你送来财运,银龙穿上新鞋,为你请来健康,海龙王也擦亮龙角,助你事业“顶呱呱”,彩龙翩翩起舞,给你生活五光十色,祝您在新年里祥龙助阵,万象更新!

7.金龙贺大年,紫气从东来:龙角挂着祥气,龙嘴吐着瑞气,龙须带着仙气,龙尾吊着喜气,龙爪钩着运气,龙背驮着福气,龙蹄踩着财气,保你一年都顺气!

8.二月二,龙抬头,抬出龙运伴左右,愿龙角为你顶来福气,愿龙须为你飘出神气,愿龙鳞为你闪现精气,愿龙爪为你抓住财气,愿龙尾为你摆出喜气!

9.其中角宿有两颗星,其形似角,在东方苍龙七宿中如龙角;亢宿有四颗星,在东方苍龙七宿中如龙头。

10.二月二,龙抬头,抬出龙运伴左右,愿龙角为你顶来福气,愿龙须为你飘出神气,愿龙鳞为你闪现精气,愿龙爪为你抓住财气,愿龙尾为你摆出喜气,愿龙身为你绕住所有的好运气!

字义分解

读音:lóng

[lóng]

(1)(名)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能兴云降雨。

(2)(名)封建时代作为帝王的象征;也把龙字用在帝王使用的东西上。

(3)(名)生物学上指古代一些巨大的爬行动物;如恐龙、翼手龙等。

(4)(名)(Lónɡ)姓。

读音:jiǎo,jué

[jiǎo]

[ jiǎo ]

1. 牛、羊、鹿等头上长出的坚硬的东西:牛角。鹿角。犄角。角质。

2. 形状像角的:菱角。皂角。

3. 突入海中的尖形的陆地(多用于地名):成山角(在中国山东省)。

4. 几何学指从一点引出两条直线所夹成的平面部分:直角。角度。角钢。角尺。

5. 物体边沿相接的地方:角落。

6. 额骨(俗称“额角”)。

7. 古代未成年男孩头顶两侧束发为髻(亦称“总角”)。

8. 古代军中的一种乐器:画角。号角。

9. 古代量器,酒的计量单位:“先取两角酒来”。

10. 中国货币单位。

11.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12. 量词。

[ jué ]

1. 古代酒器,青铜制,形似爵而无柱,两尾对称,有盖,用以温酒和盛酒。

2. 演员,或指演员在戏剧中所扮演的人物:角色。名角。

3. 较量,竞争:角力。角斗。角逐。

4. 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3”。

5. 姓。

龙角相关成语

龙角相关词语

关于龙角的诗词更多 >>

上一个:龙蹲

下一个:龙廷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