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公
【拼音】:jīng gōng
【注音】:ㄐ一ㄥㄍㄨㄥ
【结构】:荆(左右结构)公(上下结构)
【繁体】:荊公
词语解释对宋王安石的尊称。安石曾被封为荆国公。荆公[jīnggōng]⒈对宋王安石的尊称。安石曾被封为荆国公。
引证解释⒈对宋王安石的尊称。安石曾被封为荆国公。引宋黄庭坚《奉和文潜赠无咎篇》之七:“荆公六艺学,妙处端不朽。”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评》:“集句惟荆公最长,《胡笳十八拍》浑然天成,絶无痕迹,如蔡文姬肺肝閒流出。”
网络解释荆公对宋王安石的尊称。王安石曾被封为荆国公。
汉语大词典对宋王安石的尊称。安石曾被封为荆国公。宋黄庭坚《奉和文潜赠无咎篇》之七:“荆公六艺学,妙处端不朽。”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评》:“集句惟荆公最长,《胡笳十八拍》浑然天成,绝无痕迹,如蔡文姬肺肝閒流出。”
其他释义1.对宋王安石的尊称。安石曾被封为荆国公。
1.张煌言举兵抗清而能下浙东,王荆公夺河西乃首功。
2.检读宋诗,偶得王荆公在庐山七律,末联为“胜概唯诗可收拾,不才羞作等闲来”,此中况味,大得我心,不觉为之击节赞赏移时也。
3.比起王荆公名为存心丘壑,实则有恋栈之情的惊猜车马,每天游走于庐山天地之间的散原老人领受到了隐居生活的乐趣和人生的哲学。
4.也很可能是绍圣元年,老苏反对王荆公变法、然后遭贬路过赣州时登临的那一个。
5.定力院家,各更出新衣,为荆公番,号“折洗”。
6.顺便又说道,王荆公句“已无船舫独闻笛,远有楼台始见灯”,有易“已”为“近”者,文意不错,对仗更工,却韵味全无。
7.因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谥号文,人称王文公。
8.清华大学校内原熙春园和近春园西侧的两条道路分别命名为“熙春路”、“近春路”,学生住宿区紫荆公寓主路被命名为“紫荆路”。
9.荆公子,老身有个不情之请,你能否留下这本曲谱?当然,你要是看中了这里的什么你尽管说。
10.东坡自黄州归,见荆公于半山,剧谈累日不厌,至约卜邻以老焉。
读音:jīng
[jīng]
(1)(名)落叶灌木;叶子有长柄;掌状分裂;花小;蓝紫色。枝条可用来编筐篮。
(2)(名)(Jīnɡ)姓。
读音:gōng
[gōng]
(1)(形)属于国家或集体的(跟‘私’相对):~款|~物|~事公办。
(2)(形)共同的;大家承认的:~分母|~议|~约。
(3)(形)属于国际间的:~海|~制|~斤。
(4)(动)使公开:~布|~之于世。
(5)(形)公平;公正:~买~卖|大~无私|秉~办理。
(6)(名)公事;公务:办~|~余。
(7)(Gōnɡ)姓。
(8)(名)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一等:~爵|~侯|王~大臣。
(9)(名)对上了年纪的男子尊称:诸~|张~。
(10)(名)丈夫的父亲;公公:~婆。
(11)(形)(禽兽)雄性的(跟‘母’相对):~羊|这只小鸡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