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台
【拼音】:kāi tái
【注音】:ㄎㄞㄊㄞˊ
【结构】:开(独体结构)台(上下结构)
【简体】:开台
【繁体】:開臺
词语解释开台kāitái。(1)戏曲开演。开台[kāitái]⒈戏曲开演。例开台锣鼓。英beginatheatricalperformance;
基础解释戏曲开演开台锣鼓
引证解释⒈戏曲开演。引《花月痕》第四一回:“子善道:‘今天听説园里有新戏开臺,我拉子秀去看。’”《人民文学》1981年第2期:“影戏在东街开台了。”
网络解释开台开台是三种不同方式提供声音广播,包括使用Shoutcast串流、下载重温和Podcast订阅服务,每个星期一至五提供三至五小时声音节目。
综合释义戏曲开演。《花月痕》第四一回:“子善道:‘今天听説园里有新戏开臺,我拉子秀去看。’”《人民文学》1981年第2期:“影戏在东街开台了。”开台[北京方言:演戏前敲锣打鼓,以吸引民众观赏。@@@@@开始争吵。#####如:「他们俩真是冤家,一见面就开台。」]北京方言:演戏前敲锣打鼓,以吸引民众观赏。@@@@@开始争吵。如:「他们俩真是冤家,一见面就开台。」
汉语大词典戏曲开演。《花月痕》第四一回:“子善道:‘今天听说园里有新戏开台,我拉子秀去看。’”《人民文学》1981年第2期:“影戏在东街开台了。”
国语辞典北平方言:(1)演戏前敲锣打鼓,以吸引民众观赏。(2)开始争吵,如:「他们俩真是冤家,一见面就开台。」开台[kāitái]⒈北平方言:(1)演戏前敲锣打鼓,以吸引民众观赏。(2)开始争吵。例如:「他们俩真是冤家,一见面就开台。」
辞典修订版北京方言:(1)演戏前敲锣打鼓,以吸引民众观赏。(2)开始争吵,如:「他们俩真是冤家,一见面就开台。」
其他释义戏曲开演:~锣鼓ㄧ戏已~。
反义词 散戏
1.当时正值春末夏初,温度逐渐转热,半夜竟然也热的出奇,我打开空调,打开台灯,在昏暗的光色下,羽化瘦弱白皙的身体,像极了我儿时第一次钓起来的白鳞鱼。
2.小台灯造型独特,圆圆的灯底,修长的灯杆,灯杆上撑着蓝色的圆形灯罩,灯罩下面嵌着一个晶莹的灯管。打开台灯,柔和的光芒立刻洒满书桌,照亮了我的书本,也照亮了夜晚的小书屋。我一见到它就爱不释手。
3.李工程师的发言只是这次讨论会的开台锣鼓。
4.昨天下午,合肥市第三届广玉兰文化艺术节“梨园风采”戏剧演出庐剧专场在城隍庙思惠楼广场敲响开台锣鼓。
5.来自四面八方的科技人员都已到齐,这一课题研究的开台锣鼓就要敲响了。
6.第二,因为主教练的骂人行为而将他送上开台。
7.开台锣鼓之后,由赵公明上台走台四周,以安各方神灵。
8.显然,这仅是他们实施的“诚信兴商”工程的开台锣鼓。
9.特别是针对当前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只闻开台锣鼓,少见精彩大戏,深层的困扰就是没有走出“东北现象”的观念围城与体制围城。
10.开台锣鼓尚未奏响,已是座无虚席。
读音:kāi
[kāi]
(1)(动)使关闭的东西不再关闭;打开
(2)(动)打通;开辟:~路|~矿。
(3)(动)(合拢或连接的东西)舒张;分离:桃树~花了|扣儿~了。
(4)(动)(河流)解冻:河~了。
(5)(动)解除(封锁、禁令、限制等):~戒|~禁。
(6)(动)发动或操纵(枪、炮、车、船、飞机、机器等):~枪|~汽车|~拖拉机|火车~了。
(7)(动)(队伍)开拔:昨天~来两团人;今天又~走了。
(8)(动)开办:~工厂|~医院。
(9)(动)开始:~工|~学|~演。
(10)(动)举行(会议、座谈会、展览会等):~会|~欢送会。写出(多指单据、信件等):~发票|~药方。支付;开销(工资、车费)。〈方〉开革;开除:过去资本家随便~掉我们工人。(液体)受热而沸腾:水~了。〈口〉吃:他把包子都~了。用在动此或形容词后。ɑ)表示扩大或扩展:喜讯传~了。b)表示开始并继续下去:下了两天雨;天就冷~了。指十分之几的比例:三七~。印刷上指相当于整张纸的若干分之一:~会|~欢送会。写出(多指单据、信件等)
读音:tái,tāi
[tái]
[ tái ]1. 高平的建筑物:亭台楼阁。
2. 敬辞,用于称呼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台鉴。台甫。
3. 像台的东西,器物的座子:井台。窗台。灯台。
4. 量词:一台戏。
5. 台湾省的简称:台胞。台币。
6. 姓。
7. 桌子、案子:写字台。
8. 发生在太平洋西部热带海洋上的一种极猛烈的风暴,称“台风”。
[ tāi ]1. 〔天台〕①山名,在中国浙江省;②地名,在中国浙江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