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头鬼脑
【拼音】:zéi tóu guǐ nǎo
【注音】:ㄗㄟˊㄊㄡˊㄍㄨㄟˇㄋㄠˇ
【词性】:成语。
【繁体】:賊頭鬼腦
词语解释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样子。
基础解释同/'贼头鼠脑/',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样子。
引证解释⒈同“贼头鼠脑”。引张爱玲《小艾》:“景藩便皱着眉喝道:‘在那儿贼头鬼脑的干什么?滚出去!’”
综合释义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样子。同“贼头鼠脑”。景藩便皱着眉喝道:‘在那儿~的干什么?滚出去!’◎张爱玲《小艾》
汉语大词典同“贼头鼠脑”。张爱玲《小艾》:“景藩便皱着眉喝道:‘在那儿贼头鬼脑的干什么?滚出去!’”
出处清·曾朴《孽海花》第二十四回:“太太,这个外国人贼头鬼脑,我总疑着他。”
其他释义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样子。同“贼头鼠脑”。
1.下贱的东西,还敢胡言乱语哄骗于我,说你是哪个门派的奸细,贼头鬼脑目的何在,再不给我说实话,直接取了你的狗命。
2.贼头鬼脑的!老子还希罕听你打电话!呵!还不是一句两句话。[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zj-191355/贼头鬼脑造句]
3.贼头鬼脑的!老子还希罕听你打电话!呵!还不是一句两句话。[https://www.chazidian.com查字典贼头鬼脑造句]
4.景藩便皱着眉喝道:‘在那儿贼头鬼脑的干什么?滚出去!’◎张爱玲《小艾》
读音:zéi
[zéi]
(1)(名)偷东西的人。
(2)(名)做大坏事的人(多指危害国家和人民的人)。
(3)(形)邪的;不正派的。
(4)(形)狡滑:老鼠真~。
(5)(动)〈书〉伤害:戕~。
(6)(副)〈方〉多用于不满意或不正常的地方:~凉|~冷|~热。
读音:tóu,tou
[tóu]
[ tóu ]1.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
2.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剃~。梳~。平~。分~。你的脸形留这种~不合适。
3.物体的顶端或末梢:山~。笔~儿。中间粗,两~儿细。
4.事情的起点或终点:话~儿。提个~儿。这种日子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儿啊!
5.物品的残余部分:布~儿。蜡~儿。铅笔~儿。
6.头目:李~儿。他是这一帮人的~儿。
7.方面:他们是一~儿的。心挂两~。
8.第一:~等。~号。
9.领头的;次序居先的:~车。~马。~羊。
10.姓。
[ tou ]1.(~儿)名词后缀。 a)接于名词性词根:木~。石~。骨~。舌~。罐~。苗~。b)接于动词词根:念~。扣~。饶~。嚼~儿。看~儿。听~儿。c)接于形容词词根:准~。甜~儿。
2.方位词后缀:上~。下~。前~。后~。里~。外~。
读音:guǐ
[guǐ]
(1)(名)迷信的人所说的人死后的灵魂。
(2)(名)骂人的话:烟~|讨厌~|胆小~。
(3)(形)躲躲闪闪;不光明:~头~脑|~~祟祟。
(4)(名)不可告人的打算或勾当:捣~|心里有~。
(5)(形)恶劣;糟糕(限做定语):~天气|这~地方连棵草都不长。
(6)(形)〈口〉机灵(多指小孩儿或动物)。
(7)(名)二十八宿之一。
读音:nǎo
[nǎo]
(1)(名)(~子)人体中管全身知觉、运动和思维、记忆等活动的器官;是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动物的脑只有管全身感觉、运动的作用:~子|~神经|~颅|~壳|~浆。
(2)(名)脑筋:动动~。
(3)(名)指从物体中提炼出的精华部分:樟~|薄荷~。